今个儿是雨天,连绵不断下了有两三日了,潮湿中带有一丝丝小温热。把在家饱满沁甜又带有微微刺激香气的日子对半切开,晃荡摇摆出半个冬季连着半个春季的橙子皮。一直说要去看的花估计早都被打落了,再要不了一个月都要入夏了。昨夜有两声雷声,妈妈说是小白龙扫完墓回家了,我笑她,清明已过去一周了,到美国都能飞几趟来回了,母亲也笑。这是我从小在春季听到雷声后,她接下来必定会说的一句话。
是周末,全家人安静地在做自己的事。已经很久没有和爸爸妈妈这么亲密地在一起这么久了,生活就是这样,安静地,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吃一顿饭,在客厅一起看一部影片,也能望见软软地呢喃。温润的时光每天都在悄悄流淌着,即使你说这是浪费我也觉得毫不可惜。
晨间,父亲起得最早,为的是去阳台看看他悉心照料的菜园子,而后再去上班。阳台有大片的瓜果蔬菜,全是他一手种植的。每到春季,他会从外边买些苗回来栽上,再捧一大束绿叶菜上厨房去。当然,在送往厨房前通常会挺个肚子把手一伸略带小骄傲地给我和母亲看一眼,我们早已习惯了却还是会笑笑不走心的夸上一句,给一个中年男人一点小满足。在菜地中间,也有一小块诗意,便是母亲所种的花,我手机相册里还保留着些花朵盛开的照片。女人爱花,特别是好看的花,在理。
在家里,我起的稍晚,不自律,可是舒服呀。起床后随便吃点,写点作业,写没多久,出房门晃悠两圈再回房间去,坐下,继续动笔。母亲早晨会在楼上吹口琴,古典流行她都能吹出个旋律,她最常吹的是《恋曲1990》,因为那是父亲第一次去卡拉OK听到的歌,也是他最喜欢听的歌。昨天是父亲的生日,我俩除了为他准备一桌饭菜,母亲也吹奏了这首歌。有平常人浪漫那味儿。
我们喜欢坐在客厅的茶几旁吃饭,把饭菜摆在玻璃茶几上,一人一个圆凳排排坐。在客厅吃饭的目的是为了看电视,小时候别人的父母都不让孩子们边吃饭边看电视,而我的父母就从来没有因为这个追着我骂,偶尔会提醒一下,但他们一直觉得开心就好,对嘛,我现在不也长得好好的。
下午时光更是软和,我会上楼弹琴去,很喜欢那种乐音在空荡的厅里旋转,更附上了一种厚重与脆亮。这是从小的爱好,坚持了十多年也未曾搁置,就觉得我喜欢弹琴,所以小时候胶带把手绑的发紫,压弦压到指头蜕皮开裂也没有哭,大概这就是热爱吧。热爱没有目的,毕竟他本身就是目的地。母亲呢会在书房看书,父亲看他的手机,关注些有的没的,从国内外新闻刷到小猫追小狗,有时还拿给我们看,可我觉得,无趣哦。他好像一个活在3G网络的男人,每次都是最后一个看到消息还拿给我们看,我说:“你是最后一个看到这个消息的。”他说:“只要我没看过,就是新的,就有趣。”好吧,也对。
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好时光都在生活里。我很喜欢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光,因为这能令我感到踏实,这是不能同富足的物质生活划等号的。晚上入睡前,我喜欢坐在母亲床边聊聊天,就同高三那段日子一样,每天晚自习到家后先是去他们的房间互相分享今天的事情再关上房门去干其他事,这可以让一天的紧张疲惫全都被剥下,让我又可以在明天难捱之时也能欣赏一朵花的盛开,一束阳光的倾泻与一湖秋水的静谧。心安又适意。
时光很短暂,短到你觉得刚刚开始就已近黄昏,而后繁星满天。生活就是世界的肉身状态,它保留世界的气息,记录它变化、生长的模样。只是平凡人的平凡一日,热爱,所以幸福,所以构成了无数值得记录与回忆的片段。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是确切的活在这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