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简以兮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玛丽琳两次因为孩子的忽然到来放弃了自己当医生的理想,她依旧是担任着她所不甘的角色—家庭主妇。
在第二次因为怀孕而放弃读完学位时,绝望中的她看到了希望—或许莉迪亚可以实现她的理想。于是从那天开始,年仅5岁的莉迪亚获得了如雪一般一层一层叠加的期待。
而年幼的莉迪亚因为害怕母亲再一次离家出走,家庭再一次破碎,她愿意去做一些自己不爱也不擅长的事情去讨母亲的欢心。她发誓要完成每一件母亲希望她做的事。
莉迪亚不知道的是在这漫长的11年里,这份期待会越来越沉重,而自己却走的越来越艰难。玛丽琳不知道的是,她对女儿的这份期待,竟然亲手扼杀了只有16岁的莉迪亚。
“玛丽琳”似乎并不是一个个例,而是许多父母的一个缩影。从古至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待似乎是大部分孩子与生俱来的一道枷锁,在日复一日的成长中,加重。
乖巧懂事的孩子或许并不幸福,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去辜负父母的这份期待。或许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爱,或许是因为害怕失去亲人,又或许是为了家人能过的更好……
他们如蜗牛一般,背着沉重的壳艰难前行。在每天的早晨,晚餐的饭桌上,都要被提醒一遍,你所答应的事,你所要完成的所谓“理想”。
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剧,莉迪亚的死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让我想起《天才少女》中女主角的妈妈,也是因为外婆对她的期待,想让她能够解出一个著名的数学难题,剥夺了她的爱情及除了数学意外的所有。最后她如母亲所愿解出来了,但却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把自己的期待转移到别人的身上,彷佛就是我们的一种本能。越是亲近的人,这种转移越顺理成章,有的时候还打着爱的名义。而在期待下成长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同样会把期待传递给下一代。
我同情玛丽琳,她拥有不凡的聪资,本应有光明的前途,成为一名当时稀有的女医生,实现她一直的梦想。但中途遇到了挚爱,放弃学业结婚生子,被她的母亲一语成谶:你将会遇见一个优秀的哈佛男孩。
当上家庭主妇的玛丽琳心有不甘,她想要挣脱,拼命挣扎,却终究未逃出命运的魔爪。而莉迪亚却在那时给予她希望,于是这份期待应运而生。
我更加同情莉迪亚,她没有朋友,却还要假装每天和“朋友”电话交谈。她要去学她不擅长的物理和生物学。她不能够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生,还未经历过爱情友情及更多的人生乐趣。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我们应该反思,警醒自己不要让自己成为“玛丽琳”。如果我们不幸是“莉迪亚”,要去弄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