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儿子写完作业突然跑过来让我给他按摩脖子,按着按着他说:“妈,有件事我可想跟你说说,但是不知道你会不会同意?”
我一听,孩子这是学会“缓冲性语言了”,十分高兴。
“什么事啊?说来听听。”
“我的压岁钱能不能给我点?”
“你想要多少啊?”
“五十。”
我一听也不多,就想着引导他学会表达更重要:“你跟妈妈说说,为什么是五十呢?”
“你看,我现在微信里还有5块,我下个月的零花钱有35,我买钻需要80,你给我50压岁钱,正好我还能剩10块,行不行?”
这小家伙是早有预谋啊,正想答应他的时候,一想,院长经常讲的,挣钱是全家人的事儿,学习是全家人的事儿,压岁钱也是全家人的事儿。钱不管多少,我不能一个人把家全当了,应该让老公也参与进来。
“你的账算的挺清楚的,妈妈很高兴你有自己的计划,但是零花钱的事情,我们还是要征求一下你爸爸的意见,毕竟这是全家人的事儿。”
儿子当时挺平静地接受了,过了几分钟,他又过来了,又说:“我想要100,行不行?”
“你能说说,为啥这么快就变成100了?”
“我想了想,50不够用?100正好凑个整数,不包括我二月份的零花钱哦!”
“如果你想让我们俩都同意给你100的话,妈妈有个建议,你想不想听听?”
“什么建议?”
“你可以好好想想怎么说,更有说服力,比如:我想要100元压岁钱,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第二,第三,如果爸爸妈妈同意了我的想法,关于压岁钱的使用计划是什么,也可以说一下你的想法,我觉得你这样说的话,更容易成功,你觉得呢?”
“好。”
“妈妈还有个问题想问你一下,万一,你的100元没有审批通过的话,你会不会很生气?”我想帮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为啥不通过啊?你说你同意不同意?”
“妈妈只是告诉你有这个可能,我们做什么事考虑全面一点不是更好吗?如果你特别想让我们都同意,那就把妈妈刚才的建议好好利用一下吧!”
儿子恨不得现在就马上开会通过,但是老公喝多了,我以此为理由,推到了明天,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耐心等待。
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故事,你会看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