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擅长阅读的人。
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自己产生了“放弃式”的怀疑。
过去一些年,我会因为看不懂一本很知名的书,看不进一本评分很高的书,跟风去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却也不太能有快感……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low”人。
我怎么会是一个看不进这些好书的人呢?
我这个人怎么那么差劲?
我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个,我得掩藏起来……
我深知,每本书都代表着起码一种价值观(哪怕是无聊的、或者错误的),每本书都蕴藏着一个未知的世界(无论好的、坏的),还有各种形而上的哲理。
我看身边有人因为读了什么书,分享了什么观点,我就立马觉得对方和自己不是一类人,他们高级好多,因为他们“可能”掌握了这个世界我所没有掌握到的秘密、规律、思想以及某种“进化”之术。
以前我觉得自己干啥都不行的时候,特别想从书中获得什么,要么获得知识,要么获得气质。如果什么都没有获得,我就怀疑自己,非得逼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去啃完一本书。啃完之后,会有一种“你看,我可以看完”的成就感,可我除了“看完一本书”这个动作之外,并没有获得任何阅读快感。
那阅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我曾经从一些作家的书里看到了隐藏的自己,看到了未知的世界,看到了其他人的生活,足不出户便对外界有了向往。这些恍然大悟,窥探隐私,感同身受,让我的灵魂在各种氛围的包裹中激荡,抖一抖身上粘着的情绪,被不同文字浸染的自己,总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因为读不下多数人眼里的好书,我认为自己不适合读书。后来因为遇见了一些让自己能“改变”的书,我突然觉得自己其实会读书。久了,才知道,读书哪有什么高低之分,只有合适之分。就像爱情,别人都觉得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不一定周围人能理解。但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开心,是否能因为他们而变得更好、更不一样、更像自己。以至于我现在读书养成了任性的习惯。无论外界的评论是什么,我只看十分钟,十分钟看得下去,我就泡一杯咖啡认真看。看不下去,就立刻舍弃,看一篇相关的评论,了解一下大致内容,就当是最后的告别。对于一些外国书,如果看不下去,我就会把责任推到翻译上。嗯,不是自己看不懂这本书,而是这个翻译实在太差劲了,不说人话。对于一些国内书,如果看不下去,我就说“嗯,我不是不喜欢这本书,我是不喜欢这个主人公。现实中,我应该也不会想和他成为好朋友。”这么一想,也就解脱了,我是一个多有“交友原则”的人。这么想了之后,我的阅读速度快了很多,好就尽兴,不好就放弃。
今天的我,不在会委屈自己。放弃一个自己不理解的,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遇见那些适合自己的。感情是这样、电影是这样、书也是这样。
书是用来读的,人不能因为读书而逼迫自己。读书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读书只是取悦自己。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的人往往并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