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听完了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经历了多久,我也说不清了,反正时间很长!
提起《红楼梦》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中国古代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被列为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写作背景,描绘了一批见识和举止都在须眉之上的闺中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读中学时,读的是青少年版本,只知道个大概,了解到《红楼梦》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第二次读《红楼梦》是读师范时,暑假无聊,读书是为了打发时间。读时也是走马观花,很多内容是跳过去不读的。
第三次读《红楼梦》是参加工作之后,为了教学,采用的是选读。教学《香菱学诗》的时候,我选读了小说中大观园里办诗社写诗的章节;教学《苏州园林》的时候,我“啃”了大观园里有关园林建筑的内容。其它的内容至今没能详读。
后来,在微信里接触到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我开始听蒋勋老师的品读音频。蒋老师的讲解非常详细,很多在别人眼中无关紧要的内容在他眼里都很精彩。前八十回,每一回分四讲,每一讲将近四十分钟;后四十回讲得比较简略,每一回不足二十分钟。
每天上下班路上或者做饭洗漱时都会打开音频听一段,现在终于听完了!
小说中的人物形形色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少:
菩萨心肠人见人爱的贾宝玉;才思敏捷,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大方典雅,举止雍容的薛宝钗;精明强干,处事圆滑周到的王熙凤……
我最喜欢的却是两个老太太:一个是贾母,另一个是刘姥姥。这二位虽然地位悬殊如云泥,一个雍容华贵,一个低贱卑微,但论起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却不相上下。贾母乃世家出身内功深湛,刘姥姥则是民间高手自成一派。她们在书里都是重量级的人物,少了这俩老人家,红楼这出大戏就唱不圆。
最让人过目不忘的应该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情节,她曾三进荣国府,给沉闷没生气的朱门带来些许的欢声笑语。
最精彩的是她二进大观园参加贾母的家宴,鸳鸯和王熙凤捉弄刘姥姥的场景:
贾母这边说声" 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
看到这些情节,我当然也忍俊不禁,但更多的却是心酸!一个75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了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恩惠。她这是大智若愚!
刘姥姥说话风趣幽默,言谈地道本分,装疯卖傻,但实际上很有心计,善于察言观色,流露出的每一句言辞,又总出自本性,天真不带丝毫牵强附会,娇柔造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得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