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语
《罪恶》里有一句话:人性沉沦的表现,不是这世上每天有多少起罪恶的案件告发,而是告发的人逐渐走向沉默。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中国近现代作家老舍发表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树华农场在主任丁务源的管理下逐渐走向衰败的故事,它又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从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来看,树华农场赚钱是没有问题的,它建在江的脚底下不缺水。交通方面,它离重庆市不过三十多里路,江中可走水路,江边可走旱路。它的设备也相当客观:有鸭鹅池、有兔笼、有花畦、有菜圃、有牛羊圈,有果园。况且鸭蛋、鲜花、青菜、水果、牛羊乳……都是都市所必需的东西。
但是,树华农场在创办的第三年就开始亏损,问题到底出在哪?大家虽心知肚明,却没有人愿意提出来。
01.人际面子关系是主要问题,其他都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股东们虽然心里都清楚树华农场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用错了人,可各有各的想法,就像没问题似的敷衍了事。
股东股份少的地位低,不愿先开口问怕得罪场长和大股东,而大股东也清楚问题的所在,可碍于情面都保持沉默,毕竟谁都用过农场的产品。再说,他们谁家有事,农场的负责人丁务源都会第一个跑前跑后,尽心尽力。
他既送礼物又献殷勤,得到了股东夫人们的认可,男人们就认为丁主任事情都办的合理。日子久了,丁主任在场长与股东们的眼中有了身份,农场里的人们也不敢批评什么,即使有人吃了亏,似乎也是应当的。
丁务源遇事也有解决问题的一套,大事他总会说:“没问题”,可答应之后就抛在脑后。当对方发现问题没解决快要恼时,他便会用农场的产品奉上寻求和好。
天下事对他来说都绝对没有问题,因为他根本不去办。日子久了,他总结出经验:凡足以使事情敷衍过去的手段,都是绝妙的手段。
对于农场的职员与园丁,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向丁主任开口,他都会一一答应。农场的产品他也会自己享用,渐渐地大家都打起了农场的主意。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有了利益的驱使,大家对丁主任的信任也就与日俱增。
如果一个管理者不仅自己贪恋公共财产,还对手下人的贪恋去纵容,又拿着公有的东西去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人际关系得到了维护,公共利益却受到了极大损害。
02.向上的力量被陈腐的习惯所吞噬
小说《帕洛弥》中有这样一句话:“陈腐的习惯势力会阻挠人们正确对待这些最开明的思想。”
新主任尤大兴曾在英国学园艺,他做过讲师,聪明、强健、肯吃苦。做起实验来,他的大手就像绣花的姑娘那么轻巧、准确、敏捷。做起用力的工作来,他又像一头牛那样强壮,耐劳。他办事认真,却不善应酬,加上对金钱的冷淡,对工作努力,对三姑六姨的不客气,使他在社会上处处碰壁。而被免职的丁务源却仅凭自己强有力的外交手段,在农场里颇讨职工们的喜欢。在他的纵容下,职工们与他狼狈为奸:把原先每天工作的八小时改为六小时,五小时,惰性由此而生。不但如此,农场里的产品也经常被偷,人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利益的驱使下,工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向上的路是极难走的。理智上的崇高的决定,往往会被一点点浮潜的低卑的感情所破坏。情感是极容易发酒疯的东西。
尤大兴上任后起先凭自己的技术和努力让大家的生活有了条理,工人们也在工作和学习上得到了乐趣,渐渐地人们对他产生了敬佩感。
谁知官场的事总是难以预料,没有手段的他遭到了丁务源和在农场租住的秦秒斋的排挤。
他俩一个爱钱一个爱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惜用卑鄙的手段获取。尤大兴的到来影响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于是丁务源决定利用秦妙斋作战,自己充好人,私下再与尤大兴的妻子交涉,赶走他,就算一时达不到目的,做个副主任先留下也行。
于是在秦妙斋的挑拨下,工人们仅有的良知逐渐被泯灭,想着当初的种种生活,开始怨声载道,排挤尤大兴。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即使你走的是一条正确的路,也会被逆向的洪流所吞噬。最终,尤大兴不得不落荒而逃。
03 .看似合理的错误,也会让人抱憾终身。
尤大兴对选择配偶的要求不高,只要她不胡闹就行,于是在别人的介绍下与明霞成了婚。明霞虽然不喜欢大兴,但因曾经被人抛弃过,为了雪耻选择了他,似乎他们的结合也没有什么错误。
婚后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得不到妻子的支持反而有些让她痛苦。他视科学如生命,而她并不喜欢。在人际交往中,明霞辨别不出谁好谁坏,谁是谁非,当丈夫遭到别人的排挤,她总认为是丈夫的错,于是决定干涉丈夫的事,不让他得罪人。
在尤大兴进入农场了解情况后,想请警察把秦妙斋捉去,可明霞不明事理替他说好话,一再阻止了丈夫的行动。当丁务源答应丈夫三天之内把一切事务办理清楚时,她又把期限改为六天,给了丁务源反击的时间。
最让人可笑的是,明霞为了制约丈夫,自作聪明去“偷”农场的鸡蛋,结果让尤大兴无法立足。她哪里知道自己愚蠢的行为帮了丁务源的大忙。丁务源不仅坐牢了主任的位子,还借机赶走了秦妙斋,使得尤大兴不得不退出。
看似没有多大问题,可尤大兴失败的关键就在于他的妻子。
结语:《不成问题的问题》虽是短篇小说,但它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指出了人情关系在管理中的危害,为实体管理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