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回搬家,隔天和搬家公司谈好价钱,八箱行李,自行打包,楼梯搬运,根据路线和楼层定价五百五,成交,我懒得讲价。
第二天,说好的九点,不见人影。
愣是等到了十点,才见楼下悠悠地开进了搬家公司的一辆小货车,等来一个大概三十五岁,个子一米八几,黝黑壮硕的搬运工。
“就您一个人啊?连个帮手都没有啊?”
“嗯。”
想到这么多箱行李,搬家公司就让他一个人来,我看着心里也有些酸。
旧家有电梯,于是我搭了把手,和他一起把箱子运上推车,送进电梯里,他一个人再把箱子拉进货车。
旧家去新家要走一段高速,经过高速路收费站的时候,工人让我把三十块钱高速路费给付了,我没想多,直接掏钱。
到达目的地之后,工人让我自己把一箱不那么重的搬上去,我拎了拎,着实不轻,便说太重了,抱不动,工人白了我一眼,像游行示威的良民在看压榨他们的无良商家。几个小时之后,八箱行李被他每两箱捆在一起,分四次徒步运上了七楼。
结算的时候,搬运工抿着嘴点了点现金,一头热汗地说,“多给点呗,楼层这么高,又没有电梯。”我想了想,扣掉搬家公司收进自个儿口袋的一部分,留给搬运工的确实不多,于是又多给了二十块钱。
“你们这些小白领赚钱不难,吃个饭也不止二十块,再多给点嘛。”
“按你的意思,敢情我的钱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呗?”
我听到“嘶”的一声,自己的同理心被无声无息地浇灭了,我理解你赚钱的难处,不代表我就比你容易。而类似“别人活得比自己容易”这种心态,也是大部分陌生人之间的“误解”,单纯地凭表象去断定一个人,或一件事,就像你以为一身名牌的女人该是名媛,但也许她只是个赶场的模特。
02/
前些年还在做办公室行政的时候,偶尔加班到八九点才从公司出来,有一晚恰巧遇上另一个部门的实习助理还在赶项目,于是礼貌性地走过去问了一句:“还没下班呐?”
谁知道那个助理一抬头,怨气冲天,“谁像你们做行政的呀,每天就盖盖章,派个办公用品,轻轻松松就能领一份薪水,真想跟你换换。”
我忍不住回了句,“哪天要是你真的跟我换,你就会知道行政到底是做什么的,到时候你别哭。”
不说别的,那时候全公司的吃喝拉撒,小到厕所没纸,大到办公楼动土,日常运营事无巨细,不论有没有人管,都一概纳进了行政的本职。干过这一行的人大多知道,行政是多线程的工作,你永远没法在一个时间里只专注做一件事情。但尽管如此,我从来不会认为除了行政之外,别的部门都是在翘着二郎腿领工资,三百六十行里,没有哪一行真的称得上轻松。可是偏偏就有那么些人,觉得整个世界只有自己忙得天昏地暗,其他人似乎活得尤为容易,这种失衡的心理,往往就是生存压力的来源。
我尊重每一个行业与每一种职业,而尊重的前提,源于我明白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不容易”。
还记得看到一则新闻提到当下快递员的月薪过万,比大部分上班族还高,网友盖着高楼自嘲说,早知如此,还不如去送送快递。然而,快递行业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日晒雨淋,和形形色色的种种客户,体力和承受能力的高压不比烧脑的上班族来得小。虽然是自嘲,但无疑,也或多或少地反映着一些人对他人的“误解”和对自身现状的“不满”。
03/
前些日子一个求职的朋友报来喜讯,笔试和面试都顺利通过,就等正式入职的通知了。我是看着她怎么在进军500强的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杀出一条血路的,然而她却告诉我,其他人并不这么想。
几个星期前,她的笔试成绩高分通过,有人说她运气好,考试就特别容易,前些天面试通过的消息一出,有人说她长得好看,面试只当是走个过场。
她本想一笑置之,可料想不到,不知情的人甚至问她,是不是有关系呀,要不然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进了?
没人知道她在图书馆里啃了多少本书,窝在被窝里彻夜翻了几十页的面试攻略,这些努力一到别人嘴里,就变成运气和侥幸。
她问我,是不是特别讽刺。
那一刻,我想起偶尔同学聚会,免不了相互之间的调侃,多数人只聚焦于你飞得高不高,却不曾在意过你飞得累不累。
有时候走在街上会想,每一个匆忙的步子背后都有目的和缘由,有的人正受病魔侵扰,有的人昨晚彻夜未眠,有的人为了养家糊口分秒必争,有的人为了扎根城市愁眉不展……
在别人眼里,哪怕是拿整个人生拼出来的些许成果,也像是从天而降、唾手可得的东西,因为经历过这些的,只有自己。事实上,并没有谁真的活得特别容易,你我都是。
成长的另一个阶段,就是越来越不在意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多少认同,与此同时也知道,没有哪一种好的生活,是轻而易举的。就像年少无知的时候,我们也会纳闷,为什么别人可以轻易得到的,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显得遥不可及。后来才知道啊,不是别人活得容易,不过是别人比自己努力,谁不是熬过苦过,最后挺了过来,只是他们从来没让你知道。
也许,只有不够成熟的人,才会觉得别人的收获,全都来自上帝格外开恩的赐予,却不知道假如你不曾努力,连神也救不了你。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