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码:《可见的学习——十个心智框架》第四章 我驱动变革,相信所有学生都能进步(34-43 页)
金句:
成功的学习需要有特定的视角,学生周围的所有人(老师、家长、同伴)都有责任建立、支持和发展积极的视角。这必然涉及将自己视为变革的驱动者。(35页)
驱动性问题:
从“课堂管理”“先行组织者”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三者中至少选择一个因素,反思自己的教学,提供一个成功的案例,或谈谈你将如何利用这个因素优化自己的教学。
感悟:
从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对模仿名师设计实录进行教学非常感兴趣。随着教龄的增加,我从关注教材,转向越来越关注学生。但在接触管建刚老师的习课堂之前,我对课堂管理是忽略的,从来没有这个意识。只知道班里孩子回答问题乱哄哄的时候扯着嗓子大喊安静,从来没想过,自己应该在组织管理学生上下功夫。所以,一直以来,我的班级总给人纪律差,而我自己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该怎么改变。?
2021年的暑假,我接触到习课堂,对这种以时间和任务为驱动,老师管住嘴,迈开腿,组织、管理、激励、示范,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四个读写任务的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2021年9月,我开始带领我的五年级学生正式采用任务单进行每天的语文教学。
课上,再听不到我卖弄知识,没完没了提问;课上,再看不到积极份子们回答老师的问题,霸占课堂;课上,再看不到所有学生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课上,可以看到我拿着习课堂激励印章,在教室里马不停蹄地给每个学生盖章;课上,可以看到我眼睛时刻关注着班里每个孩子,俯下身子倾听某个后进孩子的朗读,用手友善地拍拍某个坐姿不端正孩子的后背;课上,可以听到我表扬具体学生的具体行为;课上可以听到所有学生的齐读、自由读,看到所有学生奋笔疾书专心地完成任务单。
通过习课堂印章,Q币的激励,通过课堂口令的管理,通过我一堂课至少具体表扬10个孩子以上,我们班的上课精气神有了质的改变。每个孩子在课上有了你追我赶,想要在规定时间完成读写任务,想要超越自己的时间观,紧迫感,上进心。
没有哪一个课堂会像习课堂这样带给学生这么巨大的改变。以往的名师课,虽然好看,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却很不到位,真正参与学习的总是少数优秀学生,绝大部分孩子都是课堂的观众,甚至是漠不关心的局外人。习课堂却把课堂每一分钟都还给班里每个孩子。老师的每个教学任务,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参与者。自由读,全班。齐读,全班。完成两个书面答题,全班。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班里纪律自然好。因为每完成一项任务,就会得到老师的激励印章,老师的具体表扬,孩子们自然干劲十足。
我们班通过一年的实践,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已经形成,只是在教学成绩上还没有显著提升。这和我不重视最后一公里的作业批改,作业讲评有很大关系。其实课堂管理,也应该包括作业讲评管理。这是我这学期努力的方向。
我必须感谢习课堂,是它拯救了我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