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可 每日一省 620
11月4日
1、孩子打疫苗
昨天幼儿园老师通知,今天要家长带着孩子去打疫苗。看着郑州这疫情的发展,我直接给孩子请了一天的假。因为我随时随地就要走的节奏,能多和孩子呆一会儿就多呆一会儿吧。昨晚收拾好打疫苗要带的户口本和接种本,还有我和老公的身份证。早上和孩子吃过早饭,然后带孩子去打疫苗,今天上午是孩子幼儿园的专场,有90%都是妈妈带着孩子来打疫苗的。排着长长的队伍时,我再次蹲下来和孩子沟通,和孩子讲解打疫苗的过程和流程然后我用手模拟给孩子演示一下,阿姨扎的时候会疼,你可以哭一会儿,或者你现在感觉害怕了也可以哭一会儿。阿姨打针的时候我们就配合好不动就行了。了解一点孩子就不那么害怕了,孩子还自己给我说,妈妈,你还假装给我打一下,好哩。把打疫苗这件事给孩子真实的描述一下感觉和流程,然后在模仿一下,孩子感觉到的是有点好玩。(我想起来书上的案例44的结论: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让他干一件事之前要让他保持愉悦的情绪,孩子有了愉悦的情绪,自然就会努力做好后边的事情。)
我们在排队等待打针的时候,孩子特别的好奇的紧张的站在前面一直在观摩阿姨打针,我们在前面看着好几个小朋友在打针,我感受到了孩子紧张的小手紧紧拉着我手,我还想着孩子害怕恐惧不愿意呢,孩子竟然离打针的阿姨最近,就是孩子超级好奇阿姨是怎么打针的。当我们坐下来打针的时候,没有各自哭闹不安。你感觉疼的时候可以哭出来的,乖乖。刚然后开始消毒,这是酒精,有点凉,是吧。阿姨准备打针了,有点疼,可以哭的。在针扎进去的一下,我的心呢感觉像是扎我一样。孩子啊的叫了一下,然后特别快的就结束了。出来的时候孩子还和我分享他的感受,妈妈,有点疼,我就叫了一声。然后去留观。其实在打针的时候,有好多孩子都是撑着不想打,一直在和家长对抗这,然后留观的时候也是,看见一个孩子哭的头发都湿透了。时时刻刻和孩子站在一起去面对打疫苗这个事,而不是把孩子和疫苗扔在一起,大人站在一旁。
2、接到通知了
我昨天晚上就做好了今天要走要去隔离病区的准备。下午五点的时候护理部还没给我打电话,俺科的医生已经接到通知了,要明天去培训。六点多的时候我们也接到通知,明天上午九点去培训。然后没说让去哪,暂时先培训,随时随地有可能就走。
下午六点多给俺老公打电话问他几点回来吃饭时,俺老公接到我电话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现在是在隔离病区还是在家?一句话倒进了悲欢离合呢,之前的一次都是这,我说走就走,还没和老公见上一面就走了,然后一走都是快两月。这次比较庆幸的事,今晚我还能在家呆一晚上,还能和老公和家人再一起。
3、做好生活准备
我已经做好了去隔离病区的准备了,这次要是再去,那就带着我的平板,带上导师班的笔记本,拿上《心理学生活化》这本书,然后工作之余开始细细品味130堂幸福家庭必修课,想想也是很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