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文字对我的意义是呐喊,现在渐渐发现,文字应该还属于传达,分享,传递,引导,交流与触碰。
开始习惯一个人,与自己对话,小心又谨慎地掩藏好心底的那份脆弱与敏感,一个人一生中一定不会一直那么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他的难言之隐,想多了就会想通,想通了也就没那么多纠缠,所以我的处世哲学就是,不纠缠。
而说不纠缠,又实际很难,放不过自己,只好找个角落去安放那一地飘零的思绪,有些东西必须得给出来,才能有空间放其他更有价值的。更有必要的东西。腾个空地,把空间整理出来,把位置让出来。所以文字是不二之选。
与文字的相遇算是个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虽然情感拙陋干瘪,落笔措辞粗鄙,但说真的,写字的时候,是我最安静也最专注的时候。
我想把这个爱好一直坚持下去,想把他当成习惯成自然的一件事,无须以自律自居。
与文字相遇纯属意外,但他在慢慢改变我的思维与认知,你会看到以前会忽略的那些细节与认知,花是怎么样开的,太阳是怎么落下去的,你是怎样从黎明走到天黑的,好像没有什么事是可以不被原谅的,我们走过的路,别人都走过,我们想到的,没想到的,有人都走过,想过,他们把他们的想法,落笔成诗,成文,用曼妙的笔调娓娓道来,这是他们的处世态度,也是他们在这伟大的世界留下的存在过的蛛丝马迹。
写文,也就是在表达自己,也就是把自己的一部分交出去,想把自己交出去,用刻意的方式和不经意的情绪。我把我的一部分交给你,你是以什么态度来看待我,以什么心情来观察我交出的这一部分的,都无所谓。我只需完成这个过程,我必须得交出一部分的我,才能找到更优秀的我,你也可以通过我交出的这一部分去思考,你可以交出的那一部分。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就是一场交出与得到的过程。
所以文字不是那么的高大上,但他确实很多时候确实很高大上,靠近他,触碰他,就是在靠近内心,就是在拷问自己的心,提起笔来,不难,难的是真诚地,专注地,不遗余力地完成这场交出。
呐喊是最初的情感的萌动,一个孩子一开始是用哭声感知世界的,然后慢慢地,他才开始用学会感情去体会丰富的,多面的情绪,所以,呐喊,是最初的窗口。
我的交出大多数都是呐喊,他最直接,但是成熟的文字应该是分享,交流,传达,引导,感染与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