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是孩提时代最喜欢的景,漫天散落的星星,稻田深处的狂欢,在那寂静的深夜里,盛满了记忆中不知愁滋味的欢快岁月。
但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钟爱这份田野间的热闹,至少对于那个骑着自行车在结了冰的大河上疾驰的女医生来说这并不算是什么欢乐的声音,甚至还是罪恶。
初读,不算细腻甚至还有些许粗犷的文字,就已经写满了震撼和不可思议,在脑海挥之不去,大概还是因为从来没有过如此惨恶的经历,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磋磨,即便是脑海中能够想象到的最大的恶比起来也不过如此。
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看莫言先生的小说,每一个长长短短的故事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穿梭在每一个或明或暗的字眼中,细细揣摩,几分真实中透露着荒诞,荒诞中透露着人性。
故事是以侄子万足的角度来叙述围绕着妇科医生万心来展开的。生育繁衍,神圣又世俗,庄严而又可笑。伟大的妇科医生可以和怀胎十月的母亲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分享生命的喜悦和感动,也可以毫不留情的将新生命扼杀。
故事无疑是沉重的,在这份沉重的故事当中,似乎没有谁的结局是圆满的。年少时的姑姑也曾侠肝义胆,怒斥无知的接生婆,顺利接生过无数的婴孩。却又囿于当时的政策抛弃了当初的那份侠义,将那些意外的婴孩赶尽杀绝,毫不手软。
在躲避中产女丧命的王肝,那样娇小瘦弱,为了避免失去腹中的孩子东躲西藏,抱住了孩子却䘮了命。为了保胎跳河的耿秀莲,千方百计怀二胎最后死在手术台上的王仁美,一尸两命,而后一句轻飘飘的意外,又开始继续下一场的追赶,她们的死最是让人心酸,却又无奈。
或许我们都没有办法去评论对错,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生男孩延续香火的观念根深蒂固。拼死生下的孩子,只因为是女儿,并没有让陈鼻欢喜,反而让娇小的王胆丧命。故事中那些丈夫想要生儿子延续香火的想法呼之欲出,身为人媳不顾一切的想要生个男孩来延续夫家的香火,成全夫家的体面,似乎是无可厚非。
当封建愚昧的思想与国家政策发生激烈的冲突时,谁都不愿意妥协,都怀着侥幸的心理不顾一切的生,到底是什么害死了她们?是赶尽杀绝,毫不手软的姑姑还是她们自身的封建愚昧思想,不得而知。情与理的交织,从来就是难分对错,但是那些为此而逝去的生命确是实在让人惋惜和懊恼。
大概读了一半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要叫“蛙”呢?这些已经呱呱坠地的小娃娃还有那些在体制下还未来得及的孩子,跟“蛙”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大概是为着那些还未出生的娃娃而感到惋惜和愤怒吧。
我想姑姑内心也一定很后悔吧,噩梦缠身的后半生,梦中挣脱不掉的青蛙,凸出的双眼,粗糙的皮肤,紧紧缠绕着她,就像是在提醒着她当初杀害的那些婴儿和为此丧命的女性,这些罪恶,扯也扯不掉,逃也逃不脱。
最让人觉得意难平的还是,在竹筏上王胆冒死生下的女儿,陈眉,在姑姑和小狮子的细心的抚养下一点点长大,继承了爸爸的高大和妈妈的美貌,有着最好听的名字,最好看的面孔,最纯洁的心灵,而这一切的美好都毁在了一场大火中,只剩下烧伤的残躯,最后连辛苦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也被小狮子夺走。当看到这一幕时,又觉得之前小狮子像妈妈一样照顾襁褓中的陈眉这一幕实在是过于讽刺。
读到最后,其实也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复杂的,思想的斗争和变化无一不充斥在他们的脑海里,权衡利弊得失,好像也不能单纯的去判断善恶好坏。但人性的自私和欲望,却在每一个人身上表达的淋漓尽致。
愚以为世界上的最美好莫过于一切新生事物的热闹,新生婴儿的啼哭,清晨窗外小鸟的鸣叫,稻花深处的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