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读了一本非常有名、在指导如何读书方面绝对权威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其实这本书已经被我膜拜很久了,但是每次阅读都是铩羽而归、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最近终于下定决心,咬牙也要坚持读下去,于是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难读之处可能有这几点:1、每个人都已经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要改变起来并不容易,况且很多人未必有改变的强烈意愿;2、书中有很多我们并不了解的偏理论的东西,尤其是在讲分析阅读那里,很容易看不下去;3、这本书有点立志要做一本关于阅读方面百科全书的感觉,所以在主线之外还有很多的细枝末节,容易让人抓不住重点;4、这本书里面举的例子比较高大上,都是西方的巨著,大多数人比较陌生。
不过读了这本书,哪怕未必全懂,收获却是巨大的。这本书在阅读方面绝对属于泰斗级别,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很多书,很多阅读方面的培训课程其实只是其中的节选,只要读通这本书、灵活应用就可以在阅读方面变成很厉害的人。所以,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不禁感叹:原来这些年读的书都白读了(虽然并没有读多少),要是早点读完就好了,不过现在开始也不算晚。
下面开始对于这本书主要内容的总结:
一、阅读的层次
阅读的四个境界:
1、基础阅读——认识字,知道每句话在说什么
2、检视阅读——强调时间
3、分析阅读——重在理解
4、主题阅读(比较阅读)——针对一个主题阅读多本书
检视阅读
1、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书名
目录
索引
出版者的介绍
重点篇章
随意翻看
后记
2、粗浅的阅读——遇到难懂的地方继续读下去
阅读一本书时需要提出的四个主要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
二、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规则:
(第一阶段:掌握结构大纲,规则1~4;第二阶段:诠释内容,规则5~8;第三阶段:评论一本书,规则9~11。)
规则1: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并且是越早知道越好。
规则2: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者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规则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规则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规则5: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规则6: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规则7: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规则8:找出作者的解答。
规则9: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规则10: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规则11: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一些补充:
关于规则5:如何找出关键字——关注那些让你头痛的字,专门用语,被强调的字,作者与其他作者争执的字。
关于规则6:如何找出关键句——明显标识,书中明显的位置,阅读时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包含关键字的句子,通过主旨倒推关键句。
如何测试你是否理解了主旨——用自己的话说,举个例子。
关于规则7:如何找出论述——包含声明,区别两种论述(归纳法、演绎法),找出作者认为哪些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的或有根据的、哪些是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
三、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实用型的书——重在行动。
想象文学——运用想象。
故事书——快读,全心全意地读。
抒情诗——大声读出来。
历史书——多读几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科学、数学——看论证过程。
哲学书——发现问题或者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找到主旨,思考。
社会科学——主题阅读。
四、阅读的最终目标
主题阅读的前提:先通过检视阅读,有个宏观的概念,简化书目。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1、找到相关的章节;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3、厘清问题;
4、界定议题;
5、分析讨论。
下面说一下自己之前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读的都是不难懂的书或书中不难懂的部分,对于阅读理解能力没有帮助;
2、任何一本书拿过来就读(只是先读个目录),没有做好检视阅读;
3、一本书从头读到尾,而且阅读速度没有变化,常常会读到一半或者不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针对不同难度、不同重要性、主题相关性的部分,阅读速度没有做调整。
4、对关键词、关键句、主旨、框架不够关注。
5、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缺少批判性思维。
6、对于不同种类的书使用的阅读方法都一样。
7、没有使用主题阅读。
8、阅读速度不够,有默读的坏习惯。
好吧,问题还挺多的,不过我会不断的改进。同时,对于这本书也有点似懂非懂,以后也还需要时不时翻看学习。
最后,附上自己读书时写的笔记,字不好看,框架也有点乱,不过还是勇敢放上来吧,做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