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主食里面食居多,我家大饼、馒头,花卷轮流吃过,隔三差五也会蒸个米饭。
我蒸大米饭的方法来自于母亲的言传身教,淘好米一两遍开始加水,水的量一般用一把汤勺做参照,把汤勺放到大米里,水要没过勺柄差不多两厘米就好。总之这是个经验,这次水多了下次少放点就好。
蒸出来的米饭软软的,口感谈不上,但是适合小一点孩子,很好消化。
这两天看到李倩老师分享的蒸米饭的方法,从淘米开始,米要顺时针搅动洗净,直到淘米水变清,把水控干,静置15分钟左右。
水呢,放和米一样的水,东北的大米,1:1体积最好。为了方便起见,用哪个容器盛的米,再盛相同的就行。
等电饭锅跳闸以后,用锅铲把米饭刨松,散去热气,再合盖焖5分钟左右。
据说这个方法比买日本电饭锅还管用,当天就试用了一下。只是在放水时,发现水刚刚没过大米,跟自己的经验差的有点远,担心米蒸不熟,又主动多倒了些水。
这样蒸米饭,较之以前速度比较快,在跳闸刨米饭的时候,发现米饭比较粘,这就是最后又多放了水的原因。
第二次又做了一次,严格按照水米体积1:1,用同样的容器量的,米饭晶莹剔透,粒粒分明,口感也比较有嚼劲,这次就算大功告成了。
这两次做米饭大宝都在身边,于是,我问她,“妈妈今天有没有进步?”
“当然有啦,妈妈蒸米饭成功了”。
我不想让她只看到最后的结果,我更想让她知道做事情的整个过程,于是我追问了一句,“是一次就做好了吗?”
“不是啊,第一次妈妈发现水放多了,第二次调整了一下,少放了一些水。”
“是啊,只有动手去做,才会发现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做的不好的地方再调整一下就好了。”
大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想让她了解的,学习生活中要输得起,事情往往不会一下就能做到满意,需要慢慢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