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李亚鹏读了一篇朱自清的《背影》,上学的时候课本里面有《背影》这篇文章,以听的方式重新“读”这篇文章,随着耳朵里面传来的阅读声,脑海里面也自动产生一幅幅画面:
父亲和脚夫讨价还价,儿子嫌弃父亲说话不漂亮,忍不住自己插嘴;
父亲嘱托茶房一路上照应下他,他却在内心暗笑父亲的迂,拜托这些只认钱的人,自己又不是第一次出门;
父亲胖胖的身体笨拙又费力的来回跳入月台,穿过铁道,买了一袋橘子给儿子,叮嘱到那边后来信便离开,儿子盯着父亲的背影知道他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中;
父亲来信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父亲这个角色正常在家庭中会被母亲的光芒盖住,不善言辞、不懂怎样和子女沟通的父亲更是不太有存在感,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支撑着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不擅长和子女沟通的父亲们,他们的爱都放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上面,仔细回想我的父亲,确实有好几个印象深刻的事例,但和他发脾气的次数却不计其数,这一点放在我母亲身上也是,因为我的事情,总是会和他们吵架,觉得这个家很烦。
虽然每次吵过之后会觉得不应该,可每次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化表现。
没有人有做父母亲的经验,所有的经验都是在失败的实践后总结的,社会上不会有专业的“如何做父母”培训,而且每个孩子的性格从出生到长大甚至结婚,都会变化,小时候听话的以后难免会一直顺从,小时候叛逆的长大后不一定还任性,孩子也不是父母的附属品,18岁离家上学那刻起就意味着离开的开始,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就应该有这个意识并做好心理准备。
可是有些父母不愿意孩子离得远,各处托关系在老家给子女谋一个职位,期望子承膝下就此过安稳的一生;有的父母及早做好了准备,虽然舍不得但不强留,所有的父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都是为你好,我们这样做又不会害你”。豆瓣上有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名字严重了一点儿,但是可以反映出一部分为人子女心里的真实想法。
年轻时都会有自大狂妄,看不惯父母为人处世的方法和他们的中老年表情包、随手转发的谣言、鸡汤、科普文,可有时候,自我又会被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细节动摇:看到母亲生满痘疮的手,听说他们愁我的事情整晚睡不着。我们之间,那几个话题就是导火线,一碰就炸,想拿到亲情分可我就是不愿意改变自己,按照他们的意愿去选择。等哪天我不觉得痛苦了,这个问题肯定已经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