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实在无聊,写文章吧。当我真正用心去写一些东西的时候,时间真的是过得最快的。欲罢不能。
心内二科实习。一个五保户来住院,男,50岁左右,房扑,肺部感染,心衰。瘦的皮包骨,低眉顺眼的长相。我心想,哪怕病重,哪怕不用交钱(五保户住院可以担保),他也住不太久,因为没人照顾,吃饭上厕所,啥啥都是问题。
我见过另一个老人,也是五保户。去了趟卫生间回来急性左心衰。问:说了不能下床,怎么不听话?老人半卧在床上喘不过气,旁边床病人答:没人照顾,唉,就一个侄女有时候来送饭。
这是背景,第二天查房,看到了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在病床前,老人咳嗽咳痰,他抓起垃圾桶让老人吐痰,然后抓纸巾给老人擦嘴边的粘液。常规查完病情之后,他说:医生我看昨天这屏幕(心电监护)上显示心率最快170,最慢60多次,我还拍下来了,你要不要看一下?
老师说:嗯嗯,找出来我看一下。他拿出手机,翻开的是微信的聊天记录页面,然后打开了他发给对方的照片,把手机递给了我老师。我站在老师身后,因为有好几张,退出了照片界面后,我看到了联系人的备注是:女人。心里莫名一软。然后说一下,本来进院老师下的诊断是:室上性心动过速。然后看了心电监护的照片后喊我又做了个心电图,最后修正诊断:心房扑动(2:1下传)。然后我也知道了这个人据说是患者的侄子。
患者心衰症状不严重,感染指标也不高,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了复律上。胺碘酮静滴加口服。后来症状好转,准备出院了,头一天突发严重的咳嗽,咳白色黏痰,CT示肺部感染,是心衰急性发作还是感染导致?抗感染和利尿扩血管强心都上了,当然也下了病重。那段时间每天查房,我和老师都会详细去听非专业人员在自己角度上尽力去描述患者病情的变化。一天,在医生办公室,这个非专业人员,急匆匆的跑过来,喊到:35床病人心里不舒服。啊,啊?35?他叔叔是36啊,原来是隔壁床的一个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大爷停用了抗血小板药物后,心绞痛发作了。
后来断断续续的听到,他是在长沙一个国有企业的中层干部,自己也在外面带教萨克斯,按课时计费,据说他是师从湖南很有名的一个萨克斯大师。他儿子在学习同声传译。
嗯,以上,就这些。后来症状好转,他叔叔可以出院了。在这个患者住院期间,我很多次感叹:他比一般有儿有女的普通病人过得还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