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一年级
认知特征:开始逐步形成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特征:孩子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一时可能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依赖老师。
沟通重点:此阶段,以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怎样愉快的学习。和孩子谈谈他在学校感到不习惯的地方,针对性引导他做出相应的转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小学二年级
认知特征: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
心理特征: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
沟通重点: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家长要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
3、小学三年级
认知特征:孩子普遍会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心理特征: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
沟通重点:伴随人际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的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随之增加,他们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无能感,进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