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赖的社会中,最辉煌的成就要靠互赖和合作才能成就,远远不是个人能力可企及的。想要做到更好,就要借助组织的力量。就像买杂志这件事情,要是以前,我可能就会自己掏钱买一本。而现在借助部门的力量,我们可以一次性买6本。我还不需要自己掏钱,部门也很希望能有这种发展,其他人对我的评价也会越来越高。这是一种双赢的思维。
一、思维地图
这个周花了七天的时间,看完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面很多观点都非常的新鲜,而且对我的触动很大。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这本书试图向他人传授正确的看待问题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地图,它带领着我们走向将要去到的地方。这份地图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潜意识,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我们会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我们拿着北京地图在上海找东方明珠,我们花的力气越久,可能离目标就越远。你可以改变行为,比如更努力,更勤奋,更迅速,但是这种努力只会让你更快地到达错误的地点。你还可以改变态度,比如更加积极地思考,但你仍然到不了正确的地点。或许你并不在乎,因为你抱着积极的态度,不管到了哪里你都高兴。但关键是,你还是走错路了。根本问题不在于你的行为和态度,而在于那张错误的“地图”。这份地图是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点一点绘制而成的,我们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我们理所当然的觉得每天的所见所闻就是客观世界的真相。
二、互赖——习惯四:双赢思维
互赖( Interdependence)期以“我们”为核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创前程。只重独立并不适于互赖的现实生活,只知独立却不懂互赖的人只能成为独个的“生产标兵”,却与“优秀领导”或“最佳合作者” 之类的称呼无缘,也不会拥有美满的家庭、婚姻或集体生活。我并不懂得如何在一个集体中发挥互赖的角色。在每个集体中间我总是被带动的角色,并没有完全充当一个鼓动者。很多情况,我总是以“我自己”这个角色来做事,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我们,整个集体的高度。
如果我愿意融入,效果其实还是很好的。如何把自己放置在集体的概念中?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多想想我的角色。我并不是我,在恋爱关系中,我是男朋友;在工作环境中,我是同事;在家庭中,我是晚辈。让自己的影响力发光发热,主动积极的去改变自己的影响圈,逐步扩展到关注圈。自己的影响圈越大,在组织中互赖的关系就越好。在公司里,带着耳机固然能进入自己的状态,但是忽略了我是和同事在一起,我可以跟他们聊天,开玩笑,不要经常脱离大家。影响圈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当遇到无法控制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面部曲线,以微笑、真诚与平和来接受现实。纵使有再多不满,也要学着泰然处之,这样才不至于被问题控制。
三、习惯二——以始为终
人生旅途的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但是为时已晚,所以说忙碌的人未必出成果。这再一次强调了地图的重要性。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人们谈论我的时候,我将会是什么形象?给自己重新写一个计划吧。两个人的计划。
四、情感帐户(Emotional Bank Account):情感帐户用做比喻人际关系中的信任程度,如同银行里的帐户,可供存款与提款。诸如知彼解己,做出并信守承诺,忠于不在场人士等行为,都能增高信任的提高;寡情薄义,食言而肥,在别人背后蜚短流长等,都会减低,甚至瓦解关系中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