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村级后备干部储备“三字经”

  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增强村级组织活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政治生态的重要一环,要始终把抓好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激活村.级后备干部干事创业的“源头活水”,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要加强源头建设,优化方式“选”好。建议调整完善后备干部人员范围,原则上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必须是从现在担任村“两委”干部进行中选拔任用,其他村“两委”后备干部可按照文件要求储备明确规定农村工作经验年限。建议规定被储备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必须具备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确保选拔出来的人员更加适合从事农村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岗匹配度。建议保证一定的储备灵活性。对于一些能力强威望高品行好“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尽管在年龄上或者学历上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经过组织推荐,可以成为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把真正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有能力的人才选拔出来。
  要注重双向激励,强化保障“用”好。加强物质激励。参照村“两委”成员的薪酬结构,建立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后备干部薪酬制度,统一出台村级后备干部相关补贴办法,同时提高现任村“两委”成员任职补贴,让后备干部看到“希望”,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积极性。拓宽上升渠道。在面向村(社区)书记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编的基础上,探索将优秀村级后备干部纳入招考范围,在评选“两代表一委员”等工作中对后备干部予以政策倾斜,提升他们的政治地位和职业认同感。
  要坚持因人施策,完善机制“育”好。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建议将培训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落实专项培训经费,同时要求每个后备干部每年要完成一定课时的培训,提升教育培养参与性。健全结对培养制度。可借鉴软弱涣散村“四个一”整顿机制,由所在村挂点的县区级领导、镇级干部及村级“两委”干部、帮扶单位作为后备干部联系培养人,实行“4+1”传帮带,让后备干部能迅速熟悉工作岗位、进入工作状态。优化培养内容。建议在开展教育培训时,开展包括职业规划、基层治理、产业发展能方面的内容,培训的方式除了采取课堂教学、现场参观外,还可组织参加红色教育基地、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示范点、现代农业产业等地进行现场体验式学习,开拓工作思路和视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