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我的班级里发生了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
女同学小琳在校期间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说同班的男同学小楠打她,小琳妈妈接到电话后立马赶到学校,气势汹汹找小楠“报仇”。
由于小琳同学从未给老师反映过自己受欺负的事情,所以当小琳妈妈到达学校找到班主任张老师时,张老师还根本不了解打人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冲突就这样发生了,小琳妈妈指责打人的小楠家庭管教不严,同时指责老师疏于照看,要求家校三方同时对峙处理事件,唯恐自己孩子受到校园霸凌。小琳家长要追究事件责任,小楠吓到瑟瑟发抖,在办公室里号啕大哭,班主任老师一边安抚家长,一边嘱咐我去请校长。不依不饶的家长大闹办公室四个小时才离开。
但事情真的如此严重吗?感谢教室里的监控录像,为我们还原了事情的真相。小楠是班里特别活泼的一个男孩子,他在下课时想要跟座位斜前方的小琳借两支水彩笔,喊了好几声名字小琳都没有反应,于是小楠拿自己手里的语文书打了小琳的后背,企图喊到小琳,结果下手过重,小琳受到“沉重一击”。
客观来说,这不是校园霸凌,甚至不算打架,只能算作同学间的小意外,可是家长为什么如此敏感?
原因是多方面的,1.新闻里经常出现的校园霸凌事件让家长谈虎色变,2.小楠以往在教室里上蹿下跳的活泼表现符合施暴者的形象,3.小琳妈妈过分的“受害者”心理,没有了解情况下过激的情绪和行为,4.事件发生时老师老师未能及时的出现及安抚,5.以及孩子出现意外时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对教师的不信任。
张老师和我都觉得很挫败,觉得自己在教育方面不成功,孩子原来对自己并不信任啊,所以才会在感到受伤后跟本不告诉老师,自己也没有教给孩子除了书本知识以外的东西,所以孩子才会手足无措.........甚至老师在发生误会时连处理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依靠校长来解决.......
事后,校长给我们拿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要求所有老师阅读并上交读书心得。因为心情很愧疚,我非常用力的读了这本书,在读的过程中,我对于“管教”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在我原来的认识里,管教应该是一种威严,是约束,是赏罚分明的,首先要管,之后才是教。教师的管教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的,而这本书中谈到的“正面管教”则重新对管教给出了定义。
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书中给出了四个标准,即: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这对于老师们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挑战。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急躁,带有自己的主观情绪,依照主观经验来定义某一方是对的或某一方是错的。(在小琳妈妈到学校时,大家都以为楠哥故意打了小姑娘,首先盘问了小楠,态度严厉并对他的话表示怀疑,把楠哥吓到在办公室哭了三十分钟)。
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现在的孩子大多喜欢取悦老师,会听老师的话且明白做事要讲道理。但年级较小的孩子自控能力又差,有时会有意无意的做错误的举动,甚至跟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的,过后又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卓琳妈妈在一开始就主张严惩小楠:请家长,写检讨)
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经历,了解自己所犯错误的程度和受伤害的程度,清楚知道问题在哪里,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这需要我们不断引导,控制自己,控制问题或错误的走向,引导孩子加深理解与认识。
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
在以后的教师生活里,我会更加重视“正面管教”,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做主观的臆断,更加仔细的了解孩子犯错的过程和原因,做事情往往知易行难,慢慢把“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渗入到生活中,让教室和孩子都更加健康,是我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