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工作中,提意见,不讲对错,而是讲身份和地位。
(一)
小张的意见又遭到了领导的否定
早上,小张气喘吁吁刚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平心静气,看到桌上拖了好久才修改完毕、终于可以印刷的会议纪要草稿,就连忙抬屁股向文印室奔去。
因为刚上班,文印室还不算忙。在小张的督促下,会议纪要校对稿很快印出来了。于是,小张赶紧进行校对。到最后小张发现了一个纰漏。报送哪些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还没有明确。
文印室的同志说,一般有写“局领导”的,意思就是给每一个局领导都看看:还有具体到“某某局长”的,意思就是只给与此事相关的局领导看。说实话,小张打心里是倾向于后者的,因为没必要让所有局领导都看。
一般情况下,这种无关大碍的事,小张自己定一下就可以了。但他转念一想,处长这个人事多,还是请示一下吧,免得到最后他又挑刺儿。他之前就干过这个。
于是,小张拿起电话,给领导做起了请示。
“处长,会议纪要有个问题向您报告一下,最后边报送谁,还没有明确,您看······”
“什么意思啊(处长其实并不是不明白什么意思,只是脑袋在飞快地思考)?”
“是这样,我听文印室的同志说,可以写局领导,那样的话,每个局领导发一份;对了,处长,还有一种方式,只写分管领导,这样的话其他局领导就不用发了(说后半句话的时候,小张明显带着些兴奋,好像在向处长推销某款好用的产品)。”
处长很快捕捉到了这个兴奋,便冷冰冰的说:“那写局领导吧。”
小张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哦了一声,把电话挂了。印好回到办公室,处长又说,虽然印的是局领导,但给分管局领导一份就可以了,其他的局领导送不送以后再说。
本来小张心里正因为处长专门和自己拧着来不舒服呢,印好后还玩这一套,顿时心中一万头某动物奔腾而过。
(二)
问题到底出在哪?
说实话,凭心而论,小张并没有错。他重视领导意见,没有擅作主张,专门打电话汇报请示,还一定程度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可还是碰了一鼻子灰。那问题到底出在哪?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设身处地的站在领导的角度想一想就明白了。
小张跟领导汇报请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即使他提的全部正确,领导也不会全部同意。因为,如果小张提一次意见,领导同意一次;提一次,同意一次,那领导就不像领导了。而因为人性的弱点,小张也会渐渐轻视领导、得意忘形起来。
所以,领导否定下属意见,其实是机关工作中的一种常态。机关工作中,领导与下属本质上是猫和老鼠的关系。猫就要有猫的样子,老鼠也要有老鼠的样子。领导面对下属时就是要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的、事情我说了算的姿态。
因此,无论小张提什么意见,领导大多都会否定。他就是要让小张碰一鼻子灰,就是要凸显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就是要不断向小张强调,我才是说了算的人,你提的意见不行。而这个意义,有时候甚至远远大于小张提的意见到底是对还是错本身。
当然,对于下属的意见,领导也不会全部否定。当下属积极性受挫时,又会适当的同意下属的意见。一般,你提十次,领导同意三次就可以了。
这时会有人说,那我提的意见正确,领导不同意,难道他就罔顾事实、不顾工作开展好坏么?哈哈,我说同志,工作中哪有那么多的对错啊。就像上边那样,到底哪个对、哪个错啊?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诸如,排版格式不对、这段话加“的”还是不加“的”、这里字体加粗还是不加粗、订书钉竖着钉还是横着钉等等。这些问题本就没有对错,只是个人习惯而已。
但这正是领导愚弄摆布下属的好事由,直至摆布的你像橡皮泥一样服帖、没了脾气才肯罢休。对此,我们应当把他称之为领导的手段吧。
从人与人相处的角度讲,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又很重要。人与人相处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小事。有对夫妻不就是因为挤牙膏的方式不一样、各执一词而走向离婚的么?
(三)
小张应该怎么办?
网上有好多机关生存之道,说到怎样汇报请示,讲的头头是道。什么要勤汇报、要简明扼要、要有条理,但这些都没有把问题说透,说的都只是一些表面的大道理。
事实上,机关工作中,人们讲话或者提意见,抛开事实上的对错不说,其实讲的就是一种身份、一种地位、一种分量。你是领导,你讲的任何话,至少表面上,大家都会当成圣旨一样遵循;你是下属,你讲的任何话,哪怕是真理,大多数情况下,大家也会置若罔闻。
知道了这些,小张就应该明白,在提意见这件事上,领导就是要和自己拧着来。所以,作为下属,最聪明的选择应该是这样。
一、该汇报请示就汇报请示,绝不能因为怕领导否定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该汇报请示的没有汇报请示,反而更会让领导抓住自己的把柄。
二、尽量少提意见,把问题摆出来,先看看领导的态度。不在小事上发表任何意见,不表露对任何一种选择的喜好,如果领导问起,就无感地回复:“我觉得都可以啊”。呵呵,我不和你玩,我不讨这个没趣,我不给你否定我的机会。因为我知道,这不是我的主场。不要像今天小张那样,当领导正不知道怎么选择时,恰恰小张的倾向性,给了他选择。哈哈,就选跟你意见不一致的吧。要千万避免浪费这个感情。
三、改变提意见的策略。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有些问题上,可以利用领导爱反驳自己的心理,专门提与自己真实想法相悖的建议,借领导的手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比较敏感的领导,当下属真诚地、急切地向他提意见时,他不仅会想工作到底该怎么做才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会下意识的想,这小子为啥提这个建议呢?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他会把你提的意见当成你下的“套”。如此,不好意思,我们要想达到目的,就只能隐藏目的、将计就计了。
四、不要总是对领导唯唯诺诺、亦步亦趋,那样领导更会瞧不起你。在自己的主战场,要敢于和他亮剑。哪些是自己的主战场呢?那就是有明文规定或领导有明显问题的时候。这时,要坚决地给他指出来。要让他知道,小爷我也不是没脾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