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12月,学校就又要进行跳绳比赛了。这次团体赛的项目是一分钟单摇,所有同学都要参赛,全班算平均数。依稀记得去年的比赛中,大部分同学都在130个以上,可是也有同学的成绩是两位数,比低年级的同学跳得还少。
不止是为了这次比赛,跳绳也是体育课必考的一项,我决定要促使这几位同学练起来,努力缩小与大家的差距。于是,我在班群里和家长们商定,每天孩子们都要计时一分钟跳绳,家长们在班群里报孩子一分钟单摇的成绩。
孩子们的成绩当然会有很大差别,但是我强调的是:不论起点高低,重要的是自己和自己比赛,看看每一天是否都能比前一天进步一点点。经过一周多时间的练习,绝大部分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甚至有一些孩子成绩提高了2、30个。
不过,那个去年成绩很不理想的孩子似乎变化不大。
课间操时间留给了学生们自由练习跳绳的时间,我留意观察这位同学,发现她每次挑个三五下就会跳坏,这样跳几次之后就拎着跳绳东走西走看别人跳,自己却不练。问她怎么不跳了,她嘴一撅一副委屈的样子:“我都快累死了!”
我明白她水平提高不上去的原因了——不止是跳绳。
拿着班里其他同学计时跳绳的数跟她家长谈话,并把在学校看到的情况反映给了家长,最后提出希望,希望在家长的督促下,她能够克服娇气坚持练习。
接下来是比赛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向她的家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定要让她坚持跳完一分钟,中间跳坏了也要接着跳,不能中途放弃。练习时至少要坚持跳至少500个。”对于其他同学来讲,一分钟跳140、150个很正常,一个课间跳完500个根本不是什么事儿。不过对于她来说,这还真是一次历练。
周日上午我就提醒她的妈妈别忘了督促孩子练习,妈妈回复我正在练习中。其他同学练习完了便由家长在群里报数了,可是迟迟没见她家长报数,莫非是没有坚持练下去?
傍晚时分我私信她妈妈询问情况,妈妈告诉我孩子刚刚练完,这一天的练习是艰难而又颇有收获的。孩子最初练习时觉得很困难,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想半途放弃,但这一次妈妈没有像以往那样妥协让步。最终,她突破了自己,在比赛当天竟然跳出了一分钟164个的成绩!
其实,这一次练习历练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妈妈。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容易心软、妥协,才使得孩子缺乏毅力,怕困难,甚至钻空子养成坏毛病。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合理判断这困难是否真的超出了他们的能力,在孩子想放弃的时候正确把握该不该说“不”,会更有助于孩子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女儿学走路的时候,明明双腿已经很有力,走得也挺顺畅了,却总是死死拉着大人的手不肯松开。只要大人一松手,她就往地上一蹲,不敢往前迈步了。
爷爷奶奶自然是顺着她的,出来进去总是拉着手或者干脆抱着走。看着她胆小怯懦的样子,我心里那个急,决定必须历练她。
于是带她下楼,走到平坦的路上,我便松开了手让她自己走。她照例往地上一蹲,不肯走,扎着两只手要“妈妈抱!”我狠狠心,扭头便走。后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妈妈抱!妈妈抱!”我停下脚步,回过身蹲下来对她说:“走过来,走过来妈妈就抱!”
看着她哭成泪人一般,我狠心忍着没有过去,依然张开手臂招呼她自己走过来。几番僵持之后,她只好站起来,一步一挪小心翼翼地迈开步子。当她终于把湿淋淋的小脸蛋塞进我的怀里时,我又是心疼,又是欣喜!
后来,我又当了若干回“后妈”,逼着孩子攀爬、迈过沟坎……而今,当她和导师、师兄们一起在没有道路的崇山中踏勘,在野兽出没的荒野上测量时,谁能想得到她曾经是个多么胆小的孩子!
班上有个孩子为了偷懒不写作业,偷偷拿来别人的本,把名字涂改了交了上去。被老师发现后和家长谈及此事,希望家长配合进行教育。家长气恼地说,这次非得好好教训她一顿不可,平时对她太宽容了,看来是需要打一顿了。不过,估计这“好好教训”和“打一顿”仅仅是落在口头上了,没出一个月,她又故伎重演了。
因为参加全国创新大赛,小柳同学最近忙得马不停蹄,一边是和大家一样的课业,一边是迫在眉睫的国家级赛事。每天正常上完课程表内课程,小柳同学就去DI的排练准备教室进行排练。六点结束排练后赶回家,匆匆吃完晚饭在写作业、读书,还和班上同学一样跳绳报数……期间的作文、调查报告,他每一样都做得极其认真。
和小柳的爸爸妈妈沟通交流的时候,也知道他很辛苦,也建议过有些作业可以比完赛再找补。可爸爸妈妈总是说,要他尽量和大家一样去完成,努一把劲也是可以的!
确实,很多事情只要孩子努一把劲就可以做到的。
昨天,小柳同学参加的全国创新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小柳参加的战队获得了二等奖,赢得了进军亚洲赛的资格!小柳的功课也一点都没有落下,他真的做到了学习、比赛两不误!
真的,很多事情只要孩子努一把劲就可以做到的!只是并非每一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如同小柳的爸爸妈妈那样“舍得”,舍得让孩子受点累,舍得让孩子吃点苦,于是孩子总是原地踏步,看不到他们的飞跃。
很多时候,不逼孩子一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可以那么棒的!假如因为我们的“心慈手软”,因为我们的妥协放纵,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处于落后的状态,久而久之,他们内心的向上爆发力就可能因为始终未曾激活而沉睡下去。
如此,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