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
看电影,看露天电影,是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早早吃完晚饭,拿上小板凳,加入向一个方向移动的人流。那个地方归属一个工厂,广场叫“十一”广场。银幕挂在一个水泥矗起的大牌子上,对面合适的距离会有一台放映机和一个放映员,人群以机器和放映员为中心环绕,有坐小凳子的,有坐大凳子的,有坐长凳子的,也有站着的。去早的当然是可以有个好位置,还可以为家人、朋友也占上。记忆中,移动的人们没有急三慌四抢着走的,似乎都很从容,遇上熟悉的人打个招呼,也可以走在一起去。人们按照去早去晚的顺序自愿选地,太晚的即使拿着凳子也因为没合适地而站在外围看,更加外围的还站在凳子上看。去晚了,挤不进人堆里,就顺势坐在银幕下面,仰头看着,脖子自然不舒服,但也有好处,走的时候方便,离大门口近。当然,看电影的人多少,要看是什么片子、上映的次数和人们对这个电影的口传。当天要放什么电影,我想是有个地方有个牌子公示的,不过,我没见过,我所有的消息都是听来的,然后盼望着早点吃完晚饭。一般来说,我和姐姐、妹妹一起去,经常是仰头看着因为视角不对而变了形的演员,脖子困了就低头休息休息,听电影也很开心。
那时候,国产片子不多,题材也不广泛,《春苗》、《创业》、《青松岭》等,看了多遍,有的台词都被刻在脑海里了。外国片子也有,苏联关于十月革命的、关于列宁的,朝鲜电影看了好几部,《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特别关于抗美援朝的片子,《英雄儿女》、《奇袭》、《看不见的战线》等,还看过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到我们这里,防震棚比比皆是,单位负责发材料,几家棚子连成一片,还有住在一起的,比如我家和邻居家,爸爸们都在外地工作,妈妈们带着我们两家的孩子搭一个棚子,吃住在一起。社会主义大家庭,大气候,感觉离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挺近的了。防震时间,每晚好几个电影连续放,大喇叭播放着“抗震指挥部”的消息,所预报的消息基本不准,但看电影的次数就更多了。记得审判“四人帮”是电视里看的,电视也是在露天放着的。
小时候,物质相对贫乏,大都穿带着补丁的衣服,手脚有冻裂很正常。回想起来,那时候的人没有现在编导的电视剧电影里所反映的曲折复杂,攻于心计。大家出发点简单,有事无非,生活粗拉,人心少有精细。这感觉是因为自己还小,不谙世事?无论怎样,那种简单的快乐真是一生中非常美好的回忆,看电影是那时候的学习生活,与现状有关、无关的,都让心绪跟着走一段,然后在留下记录,供现在回味。
再说起来电影,最喜欢的片子,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爱憎分明,善恶有报,直截了当,画面唯美,特别是离不开的载歌载舞。无论忧喜,有歌有舞有力量有感动有幽默……。如今,喜看《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和昔日看《流浪者》、《大篷车》、《永恒的爱情》……有关吧。那些故事、那些音乐、那些画面……。
我爱读书,亦爱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