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禅笔记》
坎:是坑,是水。如果你把它放在路上,它会挡住你的脚步;如果你把它变成你的胸怀,你的面前将是一片坦途。
福:不管你手里捧的是什么,把它献出来。数百千人的火炬点亮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幸福就是你的影子。福与富的区别:不论这个字你把它理解为一口田,还是一坛酒,如果你把它放在家里,那么你得到的只是富而已。如果你把它献出来,那么你得到的就是“福”。福与富的差别就在这里。只要你诚心所献,千口田是福,一口田也是福。
利:一把嘉禾,一把刀。你果真割到什么了吗?禾是什么?禾是你看到的。你看到的是什么?你看到的是相,是虚妄的相,这把刀是我佛赐予你的,割掉这个相,则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药:藥,要考虑古体之藥字。用药草,还给你快乐。樂,木具,丝弦,中间之白为拇指之意。听听音乐就是最大的乐事。药,草丛中的琴声,你能抓来一把琴声让我看看吗?
舒:舒,砸烂这所房子,让太阳找不到阴影。舍弃即给予;舍弃自我;客舍我相。“我乃世间客,能舍才能得。若肯舍我相,所有相皆舍。”
识:識,其实是一种蛊惑。捂上耳朵,闭上眼睛,也许可以听见我们灵魂的声音;
为:為,抓住的只能是相,放开手,就可以放飞你的心灵。
宁:寧,放下你的心。如果你攥着它四顾找不到放下的地方,就松开你的手吧!
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我,你要寻找自我吗?运动你的斧子,不留一丝余地,一斧子砍下去,剩下的就是了。
净:如果把两只争夺的手变成同一个人的手,那么,请合起你的掌来,念一声阿弥陀佛。
淡:淡,如火烹水,水蒸火尽,让所有的烦恼都随最后一缕青烟飘散。
空:伸出两只拳,你猜哪只手?
若有所不空,应当有所空。不空尚不得,何况得于空。凡人见不空,亦复见于空。不见见无见,是实名涅槃。
忘:亡,无也。忘,亡心,即无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不可得。
忘,是一种境界,一种了不起的修行。
相:眼睛中的树,造化的一种比喻。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六祖论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坐:在尘镜中反观自己。土上的两个人,一个是肉身的你,一个是内心的你。惠能的偈子讲的是世界的本原,而神秀的偈子讲的是如何到达本原。侧重点本不相同。
走:就是快行。因为快行,就容易更早的到达终点。步,本意是缓行。现在不用步,而用走,是因为大家更容易用跑来形容快。人类正在加速度的走向自己的终点而浑然不觉。
齐:齐,是上帝想像的一根轴心线,波峰浪谷总归于平。如果生命有缺憾,那么你应为此感到欣慰。佛曰:所谓齐,即非齐,是名齐。
忍:忍是一把刀一颗心。刀是你的,你就把刀扔了;心是你的,你就把心扔了。忍分两种,一是残忍之忍。二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之忍。后者还分为强忍所不能忍;忍气吞声之忍;忍而不觉其忍。当做到忍而不觉有忍,忍无所忍(区别忍无可忍),便是忍字到了境界。
人:人,因为站出来,它走出蛮荒,而走入围城。
回:是旋转,是归。苦海漫漫,回头是岸。
思:脑运于心,幻化缤纷的精神世界。
意:音入于心,心发于音。没有两个人耳中的风声是一样的。联想一下:想。臆。
欲:欲,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坑。既然永远也填不满,就别老在坑边发呆。
道:道,头脑在行走。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老实话,我不知道。儒家讲: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佛曰: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有:就是手里拿着。放下吧,放下即可皈依。佛曰: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
得:在路边捡到的贝。因为有所得,所以有所失。
悟:我们的心就在我们的旁边。转过头,便可立地成佛。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去灵山塔下修。
名:就是贴在这身皮囊上的标签。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连皮囊都带不走,名又与你何干?
佛之三段论: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蜜。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庄子曰:名者,实之宾也。
法:水去也。滔滔河水奔逝而去,此乃天地间之大法。河水真的去了吗?
禅:慎独的一种至高境界。因为走入孤独灵魂的深处而打开了孤独的灵魂。《庄子》“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此独,为大道之意。
化:犹如一部投影仪,把造物主不断变幻的想像映在天地间的幕布上。
德:直心而行,自然有所得,而实无所得。所谓德是直心修为而“德”,而非求“德”而“德”,所以德的最高境界是老子所说的上德不德,这是德的精髓所在。为求德而修德,所得之德,充其量为下德。德是人生在世安身立命的第一准则。在道德仁义礼中,德在自然之道之后,而在仁义礼之前。德,其实就是自然之道在人性中的一种体现。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
戒:双手敬持金戈,守护心灵的防火墙。
三境界:苦戒,乐戒,不戒而戒。此处与孔夫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有异曲同工之妙。
定:停下脚步才发现你已经在心灵的小屋,而你苦苦寻找的原来就在你面前。
小定即参禅打坐。大定则不定而定,见动不动,无我无境。
慧:用一把扫帚扫除心上诸尘,你会发现佛门的钥匙就在你掌心。
唐宣宗问弘辨禅师:云可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可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可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五灯会元》
尊:尊是一种态度,是在感恩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虔诚。
僧:把一帧帧回忆连缀成风,吹动你投奔彼岸的帆,一切皆是曾经。
俗:人欲之谷,欲谷之人。谷,本不存在,如果你不再想爬上谷口。
佛:走出自我的人。他给我们每个人都备下一条走出自我的船。
仁:是一种相逢,相逢即是缘。若有余力,自度而度人。仁,有也。这个有就是色空之色,有无之有。色、有,是相,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相。因为自然,所以都是天性使然。
信:心灵连结心灵的桥。没有桥的连结,我们将无所固着,四散为漂泊于孤独的浮萍。
困:因为有一棵树,所以树被藤缠住。
歸:扛起扫帚,踏上山路,我们回家吧!
息:把你指向鼻子的手放下,把心放下,当你真的找不到自我的时候,却找到了自性。“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梵:如果你迷失在林中,不如就做林中一棵最为平凡的小树。
悲:把心上的是是非非放下,让悲伤的蛹破茧为悲悯的蝴蝶。
貪:在贪嗔痴三毒中,贪是第一毒,它是这个世界上的万恶之根,万苦之源。贪,是魔鬼扔在你眼前的诱饵,其实你只需要抬抬头,就可以看见魔鬼的利爪。
艮:停下来,回过头,如果你已经是一座山,还需要寻找归宿吗?一部《法华经》,不过一艮字而已。(周敦颐书)
兌:你看他笑他就笑,今天你微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