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节,一大早就收到几个朋友发来的祝福,无非是“中秋节快乐,健康幸福,工作顺利”之类的,应酬的或是真诚的都在其中。
分不清谁发的信息属于哪一类,因为你对别人的感情和别人对你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联系的频次也和感情的深浅没有直接关系。有的人一年半载都联系不上一次,但是感情依然浓烈;有的人经常联系,不过感情浅得像白开水。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昨天下午起,朋友圈上纷纷晒起堵车的盛况,大城市的人基本上往市县老家跑,要回去和家人相聚,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印象中,家人一般是相亲相爱,互相照顾,其乐融融。可是,也有的家人之间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却矛盾丛生,经常责怪抱怨甚至咒骂对方,更可怕的还动手扭打在一起,简直像对仇人一样。
家人就是家人,永远有着血缘关系,都应该在能力范围内互相照应,尤其是男人。
《教父》有一句经典台词: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家人之间,每个人的理解认知、喜好、修养等程度不一,又经常存在一起,矛盾往往就因此产生。哪怕是父母也会对不同的子女产生偏爱,个别子女当然就会产生抱怨之心。
要维持好家人之间的团结和相亲相爱,父母是一家之主,掌控着全局,维护着全家的团结,可以说兄弟姐妹之间团圆程度以及与亲戚的关系好坏是由父母决定的。父母一般会呵护着家里的每个孩子,哪怕孩子们有什么不好的也不会主动向外人诉说,所谓“家丑不外扬”嘛。
现实中,例外总是随处可见。
有的父母就是嫌贫爱富,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态度,甚至经常对外人诉说孩子的种种不是,根本就没有基本的认知“孩子不好父母是脱不了干系”!
孩子呢,觉得父母如此待我,不把我当孩子看,那我也要以其道诉其身,矛盾不断加深升级,双方的反目成仇就陷入了死循环。
我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也不会陷入这种困境,因为我知道在家人之间,矛盾总会有,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要履行好自身的责任。若是觉得父母对爷爷奶奶不好或是对自己做得不好的,心凉也罢,无奈也罢,自己也要做好赡养父母、关心父母的基本责任,让孩子和她的爷爷奶奶保持良好的关系,以身作则照顾好父母示范给孩子看。
你是否有你的做人原则我决定不了,但是我得我有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你做恶人做小人我管不上,但是我做好人是我能决定的,不能因你的做人做事原则而破坏我的,更不能影响到我的孩子。
我的生活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