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这个道理,学再多的写作技巧也写不出好文章
《21天写作变现训练营》、《一学就会的写作技巧》、《写作三十六计》……每当看到这些诱人的课程,我都会忍不住想去报名。到底哪些写作技巧能够让我才思泉涌,写出10万+的爆款文章呢?
听课,学习,记笔记……我像一个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地完成了所有的步骤,不料结果却狠狠地给了我一巴掌:即使学了那么多技巧,还是写不出来。就像懂了那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来,课程教会了我们如何写金句,如何起标题,如何搜集素材……却没有告诉我们:写作能力差的真正原因是思维能力的不足。
翻看自己之前写的文章,每一个句子都通顺,每一个措辞都准确无误,但是组合到一起,却显得杂乱无章,典型的思维能力差。
再看那些高手写的文章,没有刻意卖弄文才,依靠的是严谨的逻辑结构:吸引人眼球的标题;直击文章主题的开头;合理的布局和排版,和强大的思维能力。
为什么思维能力强的人就连写作都能比别人更出色?
第一、创造性强
对于一个问题、一件事有独特的见解,这就是创造性。创造性强的人,常常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形成新颖的观点,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二、看问题的全面性
一个人看问题时不能只看片面,要从不同角度整体地看待事物,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思维能力强
第三、表达的逻辑性
逻辑性强的人,想问题严密而且科学,不穿凿附会,不支离破碎,得出的结论有充足的理由、证据,前因后果,思路清晰。
当我们真正学会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就会豁然开朗:学习写作,掌握技巧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够找到一个告诉我们写作方向和逻辑原理的写作指南。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就非常适合做写作入门教材,这本书里列举了很多关于写作的基础逻辑思考。
5个写作步骤,新手作者也能写出完整的好文章
第一步:明确写作目的
写作的目的大致分为三种:
自娱自乐型
多数人想写点东西,往往是因为心里有了一些情绪,失落、愤怒、欣喜……因此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日记、随笔。给自己找到一个表达的渠道,满足表达欲,快乐就好。
如果你把这类文字,寄希望于传播,得到大家的认可,恐怕会失望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表达自己没错,问题是:谁又愿意看你是怎么生活的呢,关别人什么事呢?想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自己的文章为啥没人转发点赞,成不了爆文了。
追名逐利型
有一部分人,写作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赚钱,最好来个名利双收。钱是个好东西,想赚钱也没有错,但是仅仅想通过写作赚钱,这个过程不但漫长,而且会非常煎熬。一个不是真心喜欢写作的人,写作不会感到快乐,只会感到煎熬与折磨。
正如我的大学同学小罗,前年开通了自媒体账号,每天做梦都幻想10万+。坚持了三个月,终于开通了广告。可是没想到,每篇文章的广告收入少得可怜,有时还不到1块钱。他从此一蹶不振,关了帐号,再也不写文章了。
利他价值观型
什么样的文章最具潜力,什么样的文章才乐意被大众接受呢?答案是:利他价值观的文章。
利他是指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尊重他人利益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翻看各大平台阅读量和点赞、关注最多的文章,基本都是那些指导别人如何学习,如何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等等这些干货类的文章。
写作是为了给读者树立一个目标和目标达成的方法。每个人写作目的不同,文章的影响力也就各不相同。只有关注到别人的需要,写出对他人有价值,而且长期有价值的文章才会获得别人的赞赏。
第二步:找准写作定位
写作定位通俗来讲,就是:你的文章要写给谁看?
读者定位不仅是读者群的定位,更是读者群需求的定位,而读者群及其需求都是不断变化,甚至模糊的。思考这个问题能帮助我们精准读者定位,确定读者群体。
曾经的新媒体大v咪蒙,就特别擅长读者定位。咪蒙的读者,定位在年轻女性,年龄段在18到28岁之间。基本上都是大学生、毕业生、刚入职场、缺乏家庭婚姻理念的“生活小白”。
咪蒙用高于粉丝的年龄和阅历的视角,来扮演粉丝群体的旗手,为她们呐喊、讲出心声。
精准的粉丝定位,使她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只用两个月,就收获了40万粉丝,瞬间超过了很多人的成绩,四个月后就成了100万以上的大号,每篇文章都做到了高达10万以上的点击率,点赞人数过万,评论区讨论得沸沸扬扬。
第三步:表达观点,确定写作主题
可以理解为:你要为读者解决什么问题?
向读者表达观点的过程,其实就是你为读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要将最有价值的干货,根据主题的大小,列出一个清单,有条理地向读者一一展示。
第四步:设计文章结构
借助结构,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俗话说:“美人在骨不在皮。”“画皮画虎难画骨。” 骨架是支撑人体和物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存在。同样,一篇好的文章需要逻辑严密的结构来支撑。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介绍了6种结构安排。其中,最容易上手,效果最好的是——自上而下的结构。
自上而下的结构特点:开门见山 ,结论先行。
自上而下的结构安排:最重要,次重要,次重要。最不重要。
要在文章的开头就把你的结论抛给读者,让读者一目了然,你这篇文章到底想说什么?不要玩儿“我有一个秘密”这种把戏,现代人的注意力都非常短暂。他们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上,哪怕只有几分钟。
第五步:文章要有可读性
让文字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让文章更有可读性。
同样一个内容,不同的人写出来,所呈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正如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写文都有自己的文字风格,有的幽默,有的直接,有的犀利……好的文章风格犹如人的血肉一般,带有温度,读起来令人温暖自然。
书中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组织语言文字的小技巧,练习使用,会帮助你形成自己的文字风格。比如:
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的内容。
用简单的语句表达你的观点
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
用积极个人化、非正式的语气写作。
使用一些小故事、名人轶事、名言、金句、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又形象。
写作的本质是沟通!优秀的作者能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并且可以理解他人,用语言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感。那么这篇文章就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还离不开反复修改。海明威曾说过:“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话糙理不糙,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曾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保持初心,享受写作的愉悦
最后为大家送上一段法国文学家卢梭的肺腑之言:为面包而写作,不久就会窒息我的天才,毁灭我的才华。任何刚劲的东西,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会从一支唯利是图的笔下产生出来。需求和贪欲也许会使我写得快点,却不能使我写得好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大家更多地去享受写作带来的愉悦!
本文作者:李子沐,立思辰大语文老师,镜姐梦想领读会学员,高效阅读践行者。通过阅读写作提升自我,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