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还没有进入主题之前,明月想问问大家,你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你现在还在坚持着吗?
有这样一个人,40多岁,他窝在“蜗居”的废品堆里捡起自己的油画梦想,这个蜗居不足20平方米。
而他的生活除了收废品之外,剩下的所有业余时间都交给了他最热爱的画画;
他就是位光明。
位光明不是什么名人,也不是什么明星,他是位普普通通的平凡人,2002年从安徽老家来到浙江绍兴打工,已经有十几个年头。
画画是位光明从小的梦想,但是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从十几岁就辍学去到广东打工。
为了生活,休闲时间的画画与陶冶情操显得过分的珍贵,位光明把妻子接过来与自己一起居住生活后,便开始努力赚钱撑起整个家庭,因此画画的初心也被搁置了。
直到44岁开始,位光明才又重新捡起他的绘画梦想,自学成才,一画就是三四年。
慢慢的,他的绘画作品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后,他接到了各种各样的订单,现在靠着画画与收废品,经济收入可观了。
当有人担心位光明会“飘”时,他保持清醒,只是平淡的说,他只是绘画界的小学生,会保持平常心,不骄不躁。
曾经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最心爱的画笔,如今重新燃烧初心,继续追寻属于他的“光明”。
只要心中有信念,那这一束光便永远都不会熄灭;这是明月看完位光明的故事后做的感慨。
49岁的位光明,也跟所有人一样有梦想有心愿,尽管住在堆着废品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之下,还是依旧能够洗涤心中的浮躁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抬头望向屋顶时,虽实无湛蓝天空,但是因为心如明镜,还是可以折射出自己最想看到的天空。
明月想起以前读过白岩松的一篇文章,文章里他写到自己的一位朋友名叫武和平,为了追逐读书梦想,他上了足足四年的夜大才拿到大专文凭,后来又读了四年自考,考到本科,再到后来便是研究生……
一路打败怪兽,升级为大“boss”。
谁愿意花耐心去建筑一个可能还看不到结果的读书之屋?
明月也在为自考为升学历而忧愁着,看到武和平的经历后深深的激励了我。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越来越焦虑,也越来越匆忙,走路也越来越紧张。
别人的二十岁从名牌大学毕业,而我们的二十岁只是从普通的本科学校或者大专学校毕业,别人的三十岁之前已经是有房有车或者工资月收入万元以上,而我们却每个月的工资一大半都花在了房租与日常生活开销上。
焦虑,真的太焦虑了,人与人之间,人比人,只会越比越觉得自己黯淡。
明月太理解现在很多人心情,不是我们给自己制造焦虑,而是毒鸡汤与制造焦虑的“罪魁祸首”无处不在,钻进你生活的每个缝隙。
奥运会刚刚结束,14岁的全红婵一跳成名,铺天盖地的赞歌一下子冲击了她原本的生活。
可明月这次却想谈谈这届奥运会的那些“老将”们。
他们带着旧伤新伤上战场,明明在运动员里,顶着三十多岁的“高龄”还在奥运战场上“杀”红了眼,最后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简直令人感动到红了眼睛。
比如国乒传奇马龙。
33岁的他是国乒历史上出战奥运会年纪最大的选手。
28岁的他才拿到大满贯,31岁做完手术;
伤病与年龄让他在退役之间徘徊。
可是他自己却说:“我还能打啊!”。
比如短跑“苏神”苏炳添。
有人问,他又没拿冠军,凭啥封神啊?
因为跑出9.83这个数字,是整个亚洲人从未达到的高度。
而取得这个成绩的苏炳添,已经31岁了。
还有巩立姣。
私底下的她喜欢泰迪熊洋娃娃,她四次参加奥运会,前三次都没有拿到她最想拿到的铅球冠军。
这次出征东京的她,已经32岁了……
时间从未阻挡他们前进,反而成为了最好的推力。
曾经我们没有办法张望25岁之后的生活情景,因为我们朝气蓬勃,冲动又美好,犯错又一腔热血。
但是直到25岁后,我们开始被各种各样的压力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不知道该靠什么治好自己的焦虑。
可是你看啊,不管是位光明还是这届奥运会的这些“大神”们,他们还是可以拿起画笔还是可以拿金牌拿奖牌。
从来没有谁可以定义你的人生走的每一步。
十八岁想考最好最想要去的大学,三十多岁四十岁的你还是可以选择自考完成未完成的大学梦。
三十岁想成家立业买房买车,但是说不定二十几岁的你就会实现这个对于你来说是伟大的梦想。
当然,你不想考名牌大学,或者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只想回归平平淡淡的生活,开个店度过一生也没有错误。
我们不应该轻易的去跟别人比较,我们最好的比较的对象其实是我们自己。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成功,究竟什么样的人生节奏才算最好的,书上没有确切的答案,只有在生活里去慢慢感悟与享受。
这些到了三十岁之后还在追求理想的人,治好了我的焦虑。
林清玄先生曾经跟自己的孩子散步看到几朵鲜花盛放得特别好看,于是他兴致一来便提问孩子说:“知道为什么这朵花会开放吗?”;
孩子扬着头开心的回答“因为这朵花想开它就自己开了啊”。
是啊,它想开就开。
那我们的生活轨迹也一样,期待我们能够更加随心,尽力去过好每一天,即使这一天有心酸的也有苦涩的,但是希望夜晚的平静属于我们,对生活的爱也是属于我们的。
文/张扬明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来自电影《叫我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