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个人经历

01

20年多前的高考,我经历了两次不同的填报志愿方式,第一次是先填志愿再出成绩,第二次是先出成绩再填志愿。

之前在文章中也回忆过自己的两次高考经历,第一次在英语考场打瞌睡没有考好。对当时的填报志愿没有特别的印象,只记得填了服从调剂,在最后距二本科线差3分的情况下被本省二级市属学院降分录取了。

印象中当时录取的专业似乎是管理专业,觉得还可以,也准备去读了。最后被家里人劝说去复读了一年,刚好碰上出分数再填志愿的改革年,知道了分数刚好达到重本线,填了本省的211学校,专业服从调剂,最后被调剂到了冷门没人选的哲学专业。

02

如果时光倒回去读了第一次被录取的学校,我可以和高中班上成绩优异的同学做校友,当年因为先填志愿再知成绩,这位优秀的同学没发挥好也没填好志愿去了这个学校读了比较好的英语专业。

毕业后同学回到了镇上的高中母校当英语老师,过着比较稳定的生活。因为学校和她自己的选择,她留着了家乡。

时光没有倒回,在新的大学里,虽然班上同学都是被调剂过来的,大家也都很迷茫读出来能做什么?我们都是被选择的。

而实际文科专业都可以有的选择是教师或事业单位或继续读研等。毕业后的道路也确实如此,因为学校是省属211大学,同学们有回到自己省内市级初中或高中都是重点中学,这是学校选择不一样的结果。

03

大学毕业我没能如同学一样找到适合的工作,而选择了继续读研,专业仍然是大学的专业,侥幸的选了985的大学,为什么是侥幸?是因为当时到自己没有任何到想法,只因学姐说学校好考就去考了,是侥幸也是幸运。

因为读研的学校选择让我来到了一线城市,并且在这里扎根成为新的杭州人。从来没有觉得说自己在城市会更好,只是觉得为孩子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所学的专业到目前为止,在我身上没有显示出来什么优势。家里今年也有孩子研究生毕业,本科硕士都是纯工科专业的女生,却选择了事业单位的管培生的工作,不想坐根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我在这里并不是说专业不重要,专业对于你在这个领域的思维或一些相关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即使工作内容不相关,也能对工作思考思维或工作方法有帮助。

而学校的选择,以及学校所在的城市选择,决定了你的视野和机会。选择一所好的学校,尤其是位于大城市的学校,能够让你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和人脉,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在一线城市,有更多的企业、更多的行业和更多的职业选择,这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写在最后:

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高考志愿的填报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节点,它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多变,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学习和成长,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