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质就是生活的延续。对任何一个生命而言,生活都是连续的,而生活中的记忆却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留下的,只是一些零散的、间断的记忆片断。
记得有人说过,对你一生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你当时认为最重要的,而是历经数年、数十年后,你还能记起来的。“大浪淘沙”说的就是如此吧!
因为经历过,我知道那个时代的艰苦,所以我一直鞭策自己:努力、奋斗、珍惜身边的美好。
那时还在生产队,我也就四、五岁的样,哥比我大一岁多,还有一个妹、一个弟。虽说爸妈都是壮劳动力,爸爸还是乡里的技术骨干和民兵营长,可每年的粮食却不够吃。奶奶那时在公社食堂,每天都用箩筐挑着哥哥和我,去到公社食堂,以便在大人们吃完后,用开水涮涮锅底剩余的米饭,凑成两碗稍稠一点的粥,给哥哥和我作早餐。这样,也稍稍“补贴”一下家里。很清楚记得有这么一次。那天,粥少了些,不知哥哥和我谁出的主意,在粥里再加点开水,这样也凑够一碗。结果,粥太烫,我和哥哥的粥都撒了。后来,哥哥和我分吃了奶奶的那份粥,而奶奶饿了一天的肚子(那时,农村一天吃两顿,早餐在十点左右,晚餐在六点左右)。
因为知道自己没有仼何的依靠,我只能靠自己,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初三那年,我与中专失之交臂(那时学校有预考,只有预考的前十名才有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我预考没过,中考却超出中专的录取线),没能吃上“皇粮”,而重点高中也差了近30分(农村学生考重点高中有名额限制,记得那时郊区13所中学,市里两所重点,总共才给了20多个名额)。眼看着身边其他没考上重点却有关系的同学去了市里,而自己要么失学打工,要么去那所几十年也没出个大学生的普高混三年。我,最终选择了复读初三。
复读初三,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复读人数较多,成绩也普遍比直读生优异,在很多直读生的压力下,当年教委出台了文件:复读生不得报考中专。对复读生,尤其是农村的复读生来说,鲤鱼跃龙门中的“龙门”己是二去其一。不止于此,接着,教委再次出台文件:复读生考高中,录取分数线上浮30分。按往年的成绩,市内两所重点,对市内学生录取线450分的话(本校初中部更低),郊区13所中学3000多人要去争仅有的20个名额,录取线在680左右,而来自农村的复读生需要710分左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和劳技共8门课,总分750分)。直接一个晴天霹雳,似乎把最后的“龙门”也给轰塌。记得非常清楚,当时许多的复读生直接给蒙了,选择了放弃。而也有部分,更激起了斗志,选择了背水一战。
(尽管那年市重点录取线高达686分,所幸,我们学校不错,最终考取6人,占了郊区13所中学1/4的名额。而我在不计竞赛加分的情况下也以724的成绩位列郊区第2名考取了上一次没有考取的重点高中)。
有准备之外,机会还需自已争取、把握
尽管理工科出身,可因为兴趣爱好,参加工作后,我还是用了两年时间自修了大学法律专业所有课程,并于2008年获得全国司法考试资格证书。2009年,在“依法治军”的大环境下,机关成立了法制办公室。我揣着自修法律的文凭和司法资格证书,找到领导,主动请缨,兼任了机关法律咨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由领导兼任),并且一干就是七八年。使得自己不致学无用武之地。
2014年,面临退役的我,毅然放弃了去政府机关的机会,选择了自主择业,去到律所,从一名实习律师、律师助理做起。不到一年,我适应了地方的生活,适应了律师职业的节奏,开始独立办案。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决定了就不要放弃
还记得,初三复读前妈妈和我的谈话。当时,妈妈说,你选择复读可以,但妈妈要求你拿到中专或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因为你要对自已做出的复读决定负责,也因为家里的条件只能给你做出一次复读决定的机会。
此言记忆犹新。我很感激妈妈给了我一次自已决定的机会,也是这次机会,让我对自已的行为和责任有了认识,我也以自己的行为去践行自己对责任的理解。无论是考军校读大学,还是参加工作或读研的选择,抑或是在部队的职位升迁、退役的选择,决定了,我都会尽力去把它做好,而不会再比照其他,后悔自己当初做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