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手机占居了我们很多时间,我身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每天都会看很多来自各种app或者朋友圈的文章、精彩段落或者别人的状态,每天消耗在这上面的时间不少。
其实,很多时候自己不知道这些时间去哪里了,收获了什么,有没有思考,是不是成为日常的谈资了,朋友间对我看到的文章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反正,就在不经意间,手机让我们很轻松的打发掉了无聊或者有聊的时间。可能很多朋友喜欢手游,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项能更快速打发掉时间的项目,让时间匆匆过去而不觉。
终于有时间,我想聊聊我的碎片时间,想完成系统性学习或者成模块地消化一些知识和技能,要如何让自己达成目标,给自己动力。
今天,知识的错觉,在改变我们。
它让我们以为,知识积累越多就会越有用。举我自己的例子,以前我会疯狂地投入到阅读里面,想通过大量快速的阅读来拓宽自己,我当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书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改变我。大学的时候因为阅读量很大,图书馆给了个“年度阅读之星”的称号,当时是很开心的,因为这种数量的积累让自己觉得好像和别人不一样。但是其实呢?在没有经历和转化的前提下,它们多少内化成了我自己的东西呢?我不敢在这里告诉你我读过什么书,记得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的人,因为曾经功利的阅读并没有带来什么,而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改变而已。或许你会说,总有一两点会影响到你,是的,没错,肯定有精彩的哲言或者感人的故事改变我,甚至让我得到成长,但这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积累如果不是体系化、结构化的,它就是散落在草原的石块,永远不会变成城墙或者高塔。这样的知识积累越多越混乱,也许你在等着将来有一天灵光乍现,但是可以预见,这样的效率,太低。
它让我们以为,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或者比别人先知道,就值得炫耀。像有些知识网红或权威人士用一些硅谷搞出来的先进理念,在国内布道,美其名:各种革命、各种改变、各种未来,最显眼的就是“认知革命”、AI、区块链等等,他们会聚集一些群体,让群体内的人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因为掌握了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因为提前开启了自己的认知革命,因为有机会升级自己......总之,知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候,成功将人们捕获了,是近似于全员捕获的那种,它成为一种炫耀的方式,也成为一种脱离现有阶层的寄托,可即便是这样,它并没有系统化。我自己也经不住会将一些与众不同的或者时新的东西分享出去(实际我并没有创造它们),在我觉得,这是一种分享,而换个角度,这就是知识的炫耀,换个词,叫“晒”,拿出来晒的东西,你多少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吧。
每天,我翻看手机讯息动态,以为我在快速掌握信息、摄取知识,其实,我不过是被淹没在文字多媒体的数字海洋里,digital world 控制了我。
但是,还有没有可能,我能在这个数字海洋里游泳,到彼岸呢?
以下,是我在碎片时间下的系统性学习过程。
2017年我阅读了纸质书+电子书 共计70余本(不含翻阅的)。从结果来看,已经不少了。作为上班族,除了工作,还要把时间投入到学习,本身就是需要毅力的,而且你要有心将时间投入。
我读书的时间有以下几种:
1、下班后晚上的大块时间,可以抽出1-2小时集中阅读。晚上比较安静,效率高,吸收程度也会更好。
2、午餐后,30分钟左右的小块时间,可以分散式的阅读一些章节。这个时间的阅读基本是催眠用的,看到正好入睡,那就正好入睡,午休。
3、在路上,这些时间是最宝贵的,它们就是海棉里的水。上班车上阅读、下班车上阅读、出差车上阅读,基本已经成为习惯。
我读书的主要方式:
1、纸质书。这是最好的方式,电子阅读永远无法取代。但是不易携带,不便于移动阅读,走哪都带本厚厚的书,已经有点不适应了。
2、kindle电纸书。这是除纸质书以外,最好的方式之一了。一个小小本子却容纳了一个小型图书馆,方便走哪带哪。
3、手机。这是不想推荐你的阅读方式,但是它确实很方便,因为最碎片的时间是不经意间产生的,而手机是最便捷的消化碎片时间的工具,手机的文章和书籍可以最快速的打开,阅读。之所以不想推荐,是因为手机的电子屏幕会伤害你的眼睛,很容易让你产生视疲劳。同时除了阅读,它还是个记录的好工具。
可是上面这些和系统性的利用碎片时间有什么关系呢?
表面上看,只是说了如何利用时间而已。
其实,阅读内容和主题才是重点。
所谓系统化的利用碎片时间,或者碎片时间的系统性学习,是基于你对主题型学习有一定的认知,无论你每天阅读多少不同类型的文章,只要每天你有一个主题,而且你的阅读都以它为中心展开,你就可以完成系统化建构的基础。而其中书籍是最大块的,它可以自动将你的碎片时间进行组合,让你的碎片时间不再碎,只是我们越来越难好好地看完一本书了。有各种人帮助我们快速消化一本书,有音频的,有总结性文章的,而我们自己终于可以心安理得的偷懒,虽然花点钱,但是好坏也是“读”了书的精华啊。我非常不赞同这种方式,我们获取知识有几个层级,刚才说到的这种方式,其实是在消化别人消化过的三手知识,甚至可能是四手知识,也许你得到的早已不是作者的原意了。所以还是好好看原著,去获得一手知识,去体验自己的理解,这才是正途,否则即便别人帮你整理翻译,最终也难以触及核心。
四手知识是你常看到的: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大部分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比如,《我是如何一个小时挣到200万的》)或者情绪因素(比如,《看懂这个不转就不是中国人》)。讲一个观点,灌你无数“鸡精”。大部分公众号、头条都属于此类。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但是因为大众的认知能力较低,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以及不精确的概念。
二手知识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但是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 • 名校的教科书,MOOC(慕课)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 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 •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比如《国富论》《穷查理宝典》《决策与判断》等; •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以及在自己公众号发的文章。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行业大牛的最新沟通和思考,通过谈话获得。(以上四手知识节选自《跃迁》)
然后,使用工具记录和收集你的阅读过程。
我会用笔记app将阅读灵感、好的文章、好的故事或观点分类放入笔记本,因为我不可能记住所有看过的东西,但是我可以把它们先存起来,到用时再调用即可。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你有多大的知识储备量,而是你有多高的知识调用效率,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将知识转化的能力。我会在后面继续谈到它。
关于记录,可以使用印象笔记、或者手机自带的笔记软件,最好使用可以同步到pc或其它移动端的,这样方便多个设备进行整理和编辑。
如果可以,还尽可能打上标签,方便日后搜索调用。
所以,除了阅读本身,还可以用记录的方式,将碎片时间转化成有价值的事,去构建你的系统性输出,是的,我们提到一个新的点:输出。
第三,让输出逐步接近输入,最终希望输出大于输入,这样,也许你就是另外一番境界了。
文章开头我说过:知识的错觉让我们以为只要输入就好了,实则非也。输入知识并不只是为了潜移默化,即便潜移默化也在输出,它对你的思想深度和眼界产生了输出,这是无形的。除过无形的输出,我们要力求做到有形的输出,产生价值、产生行为改变。还是我自己的例子,读书一定是有笔记的,除非这是本工具书,像词典一样经常查,否则笔记是一定需要的,而且最好写写关于这本书的文章或者总结性话语,不在于多少,在于有没有思考。我会将书中的核心观点、案例记录下来(如果是kindle,会非常方便,可以直接导入电脑),如果还有时间,会用思维导图尝试将书中的结构化模型视觉化呈现出来,假如还有更多时间,我会尝试用PPT将核心内容制作成课件。假如真是一本好快,如此几轮,倒也真的吸收很好了。可是,不是所有书籍都需要这样的,这也需要自己去体会。除了书,朋友圈读来的文章,一样可以这样做。
而最好的输出,是产生价值。也就是的输入创造了价值,它不是简单地被你吸收和消化掉了,而是消化之后产生了能量,而且这种能量可以扩散出去。比如因为阅读,你获得了工作上的创新举措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甚至嘉许,或者你领悟了新的销售技巧获得了订单,又或者学到了某项技术还利用它开发了产品,而这些转化,让你获得成长,实现了价值。我们都期望这样有价值产出的输出形式,基于价值产出的输入就变得更加可爱而从容了。
让碎片时间产生价值,让输出大于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