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甜甜中原焦点网络初25+中25+讲13坚持分享第422天,累计共88次(27咨)
二、精神分析
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 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
(一)分区观点——心理结构理论(冰山理论)
意识:心理结构的表层,面向外部世界,是由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人有关的心理活动构成。(我们能够意识到的)
前意识:由一些可以经由回忆而进入意识的经验所构成,其功能是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从事警戒工作,不允许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有些时候想不出来,通过回忆可以想起来的)
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梦是通过潜意识的康庄大道。
(二)结构观点——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位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有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
(三)发展观点——性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的本能欲望,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取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取快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他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或时期):
第一,口欲期(0~1岁),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在长牙以后,快乐来自咬牙。
第二,肛欲期(1~3岁),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肌紧张的控制。
第三,生殖器期(3~5岁),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
第四,潜伏期(5~12岁),这时的儿童对性不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而获得快感,而是将兴趣转向外部,去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环境的需要。
第五,生殖期(12岁以后),性欲逐渐转向异性。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
(四)治疗原则
中立、节制、匿名
(五)治疗目标:通过自由联想、解释等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人格
(六)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1、压抑:老板吵了不敢反抗
2、合理化: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没让座,安慰自己是我自己今天太累或不舒服,自己就舒服了,自我安慰。
3、情感隔离:否定。如:孩子突然死了,没有情感流露,情感没有出来,该怎么做饭、送饭都照常做。隔离是对自己的保护。不是意识不到,是没有感觉了
4、认同:更多地认同更高位置的人的观点。明星效应;专家说了……
5、反向作用(缺啥掩饰啥):明明喜欢一个人,却故意找荐;反方向,明明特小气,装得很大方。
6、移情(情感的转移:正负移情和反移情):来访者对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感觉咨询师很帅、很像原来的男朋友。正移情:把好的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负移情:把不好的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与移情对应的叫“反移情”:咨询师卷入了,咨询师对来访者转移了情感。
7、投射(我以为的你以为:他自己怎么想,认为别人也是这想的)
8、退行:明明成年了,却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比如:丢东西后在街上大哭。
9、升华;喜欢打架,去行侠义;变成了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10、置换(踢猫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