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老家吵着要拆迁,结果几个月过去了,反而没动静了。怎么回事呢?不是说之前2/3的人都已经表决通过了吗?这还得从之前开的那个会说起。
今年初,村委会召集村民们开了一个拆迁表决大会,村民在现场有说有笑,根本没认真听详细内容。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不到20分钟,会开完了,吵着让大家赶快签字。村民们想当然认为拆迁就会给很多的拆迁补偿,也没多想就忙着都把字签了。可是,拆迁是大事啊!关系到每家每户的身家性命,切身利益,等拆迁工作一起动,大家看了发下来的文件本本就炸了锅了。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讨论高不高效不是看绝对时间的,是看针对这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集中精力去讨论了,否则所谓表面的高效从长期来看反而是一种低效。
上面是一个因形式主义表面高效实质低效的例子。其实,过去相当长时期内实际工作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另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即大会小会不断,有些会一开就是几个小时,要么领导一个人充分发挥他的表达欲讲个没完没了,要么讨论东拉西扯,真正的问题反而得不出有效解决的方案。
如何让会议或者讨论更有效呢?这里介绍3个策略:黑板讨论法、滚雪球法和玻姆式对话法。
①『黑板讨论法』
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直观地把所有讨论的内容展示出来,大家看得清楚。既不会漏掉什么,议题也比较集中,避免跑题。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 在黑板中间写下问题,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请所有成员分别上前写下自己的观点。
002所有观点呈现出来以后,要进行分类。然后一起探讨每个方案的可行性。
本文开头那个村拆迁的例子,最后之所以推动不了,就是因为成了自上而下的传声筒,缺乏讨论的部分,没有形成共识,所以执行时文件就成了一纸空文,起不到作用。
②『滚雪球法』
即先单独思考,然后在更大的团队中分享观点。一开始提出的想法,会随着小组规模的不断扩大,得到深化和完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 提出问题后,每个人先思考5分钟,然后两人一组交换意见。几分钟后,两组4人一起交换意见。从2人组、4人组到8人组,以此类推,不断“滚雪球”。
002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不断组成更大的小组。直到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为止。
③『玻姆式对话法』
这个方法说白了就是主题讨论,讨论过程重在收集更多的信息。内容越多,讨论结果越丰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 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安静地思考几分钟,然后开始发言。
002 为了取得最佳效果,讨论的持续时间视讨论结果的完善程度而定。这种讨论没有单一结论,重在百花齐放。
实际中要不要开会、怎么开主要应以聚焦关键问题为原则,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会议开出效率、开出生产力。上面的方法用的好正能产生这样的功效,留心用起来吧!
参考书目:《如何讨论》[ 美 ] 史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史蒂芬·普莱斯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