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促语言发展——读《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有感

        这周阅读了《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第五章主要介绍了语言发展、语言多样性与移民教育。在介绍到促进语言发展和读写能力萌芽时,“亲子共读”这个词语跃入了眼帘。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师生共读”。给家庭的建议是“亲子共读”。而我们老师也可以进行“师生共读”,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读写能力萌芽。

        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而要想让学生多读书,老师不是一句命令“多读课外书吧”,学生就会自主自觉地去阅读,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必须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需要时间和环境。所谓“课外阅读”,除了“课余以外”还有“课本之外”的意思。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而在教室里就不一样了。“你读,他读,我也读”是一种氛围,尤其对低年级的小朋友而言,老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自己手里读着同一本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他读起来更带劲。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催产素。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方法,“老师朗读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身教重于言教,我充分利用早读或辅读课等平台,轻松愉悦地与孩子一同诵读。”我班在微信中设有一个小程序“小小签到——书声琅琅”学生每天在这个平台上录音发布自己的朗诵,而我也会每天为学生朗读几个片段,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听书”的快乐,进而对阅读产生向往之情,并且爱上阅读。尤其是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我会提前录音发布我的课文朗读,给学生做出表率。学生的预习中的课文朗读标准就会更清晰。我也会常常朗读一些优秀的儿童诗发布。此法较适合识字不多、阅读有一定障碍的低年级学生,也适合一些情感浓郁、语言生动优美、内涵丰富的精彩片段。

        因此,每个语文老师应每日精心挑选美文一篇或一个精彩片段,努力琢磨作品的感情,把握朗读基调,朗读时力求声情并茂。老师在诵读时的愉悦直接感染着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老师精神专注地去读,就是无声地在告诉孩子: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认真去读!老师心情愉快地去读,就是明确地在告知孩子: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快乐,只有乐读的人才能体会到!朗读后与学生简单交流,哪怕学生说出知道了一个词,欣赏了一句优美句子,知道了一个情节,得到一份感动,教师都应加以赞赏,赞赏中促进了愉快分享。

        我们每天这样带领孩子轻松愉悦地读上一节课,一个月,一个学期……渐渐地,学生读书有了兴趣。每日一读,读到精彩之处,学生或叹或诧,或喜或忧,情跃于表,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不到的效果。学生由爱上朗读,渐渐地爱上文学,文学素养也就自然而然有所提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中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 主讲:晁忠强 主持:李利敏 策划:贾红亚 二零一七年四月六日 晁忠强老师简介 晁忠强,...
    冉冉语文阅读 6,070评论 0 7
  • 藿愔阅读 1,514评论 0 0
  • 前年夏天,和几个朋友晚上去吃烧烤,记得当时北京的天气比较热,于是我们就选择坐在了外面,喝着冰冰的果汁,手里在扒着毛...
    蘑菇公举阅读 4,406评论 9 10
  • 去年到现在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到上瑜伽冥想课上了,收到很多提问,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冥想的话题。 今天回京,偷个懒,用之前...
    闲人捷阅读 4,743评论 2 4
  • 阴雨天多,常想起黄碧云的小说,具体的篇目却因时间长远已经记不得。人少时,在宿舍听雨,会不自觉的发呆。日子过得快,慢...
    鱼礼阅读 1,2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