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于老师学如何把课上得有意思

      文/丹老师

      三月已到,春将至。我们的心也跟着明媚起来了。虽然今年的寒假如此漫长,但是我们对成长的渴望却很浓烈,学生“停课不停学”,我们“停课不停研”,课例,专题的分享已经是第四期了,每次看到谭老师分享的参与度表格,我都非常的兴奋,今天更是如此。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今天跟大家一起进行专题分享。今晚我们一起探讨的是:跟着于老师学把课上得有意思。希望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起碰撞,让我们彼此收获更多。

      今天分享的内容有以下三个:第一、把课上得有意思的重要性;第二、于老师是如何把课上得有意思的;第三、边研究边践行。

      一、把课上得有意思的重要性

      “有意思”这个词确实有点儿意思,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情境有着不同的解释。它有这样三种解释:1.有意义,耐人寻味;2.有趣;3.指男女间有爱慕之心。当然在我们分析把课上得有意思时,当取前两种解释。你的课堂一定是值得人耐人寻味的,充满趣味的,才会变得有意思。

      01.有意思的课堂更吸引学生

      学习兴趣是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内驱动力,是推动学生探索真理的一种强烈欲望。老师把控好课堂的节奏,激趣的导入,幽默的语言,紧凑的环节,教育的机智,让课堂充满“生机”,这样有意思的课堂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深深地被吸引着,必定会学有所获。

      02.有意思的课堂更能提升教学效果

      有意思的课堂上学生始终是亲身体验者、经历者,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于老师是如何把课上得有意思的

      于老师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课堂仍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把课上好,是老师最重要的“看家本领”。“上好课”,是老师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审美情趣、道德修养、艺术修养、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现在回想我们小时候认为的“好课”,也就是“有意思的课”。于老师的课堂,备受学生喜欢,现在对于老师的课例研读起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那更称得上是“有意思的课堂”。

      01.朗读好了,让课堂有意思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不止一次地说:“听了于永正的朗读,至少可以少讲三分之一”。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处处都是朗读声,对朗读的指导更是层层递进,朗读效果显著 。

      这本身也是老师朗读能力的综合体现。于老师对朗读的研究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对朗读专著的学习,听各种关于朗读的节目,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朗读教学成为了于老师一张闪亮的名片。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于老师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指导朗读教学的一个片段:

      师:读得正确、流畅。这么长一段,没错一点儿,真的不容易。读这段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林冲、洪教头、柴进三人身份是不一样的,他们说话的语气是不同的,要把他们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师范读第3自然段)

      师:同学们把第3自然段练读一下,要把他们三个人的语气读出来。

      (生练读,师巡视)

      师:谁把洪教头的话读一遍?

      (生读)

      师:有点意思。把洪教头的内心活动给读出来了。谁还愿意读?我想找个女同学读洪教头说的话、

      (一女生读,该生读得很好)

      师:没想到女同学还有这样的气魄,她真的走进了洪教头的内心!奖励你,请把这段读完。

      (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好一个洪教头!你越发厉害,越发目中无人了!掌声送给她!哎!读课文有意思吧?她把洪教头给读活了,听她朗读,就仿佛看到了洪教头。我甚至可以想象出他的样子。他满脸的横肉一哆嗦一哆嗦的,而且脸涨得通红通红的,像猪肝似的!(笑声)——《林冲棒打洪教头》实录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于老师的范读,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于老师回忆时说:作为声腔艺术的朗读,有些东西很难用文字描述清楚。好多东西,我是听来的,从评书演员、京剧演员、电台的小说朗读那里学来的,是自己在实践中感悟出来的。读《林冲棒打洪教头》里洪教头的话,得益于京剧演员的道白。

      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多听、多模仿。语文学习,许多方面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儿童如此,我们大人也不例外。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于老师在《圆明园的毁灭》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默读完的同学请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更好。自己试一试。

      (师巡回指导)

      师:把书放下。读了两遍课文,我发现每位同学脸上的表情更严肃、更沉痛了,你们把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情统统写在自己的脸上了。现在我问大家,你读了这篇课文,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

      生:我痛恨英法联军!

      师:他读出一个“英法联军无耻”,他读出一个“痛恨”。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简直毫无人性!

      生:我很英法联军,也恨满清政府。

      生: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很难过,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

      (师板书“恨”,并指导竖心旁的写法,先两边后中间)

      师:这位同学说了,他一恨英法联军,二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同学们,你读到课文哪一段最恨?

      生:第5自然段。

      师:读到第5自然段最恨,请同学们再把第5自然段读一读,把你的恨读出来。谁愿意读第5自然段。

      (一生站起来读,表情愤怒而且痛恨,生读时,师板书“掠、搬、毁、烧”)

      师:请坐,看黑板,(指着板书的四个字)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掠走,这个“掠”活画了侵略者的嘴脸,这是第一可恨。二可恨,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大车运。三可恨,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同学们,任意破坏的是无价之宝呀!最可恨,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证能销毁得了吗?同学们再看书,一齐把最后一段读一读。会读书的人,能把黑板上的四个字,读成一幅幅画面,把书读厚。

      (生齐读,个个表情严肃,人人把恨写在了脸上,把恨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圆明园的毁灭》实录

      于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并没有从技巧上指导,感情是体会出来的,是感悟出来的。学生通过悟,体味出了一个“恨”,学生读得很到位。把课文理解透彻了,读好了,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没有意思呢?

      02.老师幽默,让课堂有意思

      苏联教育家斯威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常发挥,取得极好的效果。为什么相声、小品演员听到观众的笑声、掌声,越发表演得好,越能淋漓尽致地发挥?道理亦然。以上是于老师在《我怎样教语文》“幽默”一文中对幽默的总结。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中说到:幽默,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智慧。幽默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轻松、友好、开诚布公、相互体谅的气氛的奇妙策略。当笑声来自温暖、同情和爱时,这种幽默就是好的;当整个一群人一起大笑时,这笑声就似乎用一种团体感、集体感温暖了我们共享的空间。有益的幽默使人们更加亲近,因为它能使人们之间的气氛变得轻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于老师在课堂上的幽默小故事吧。

      学完《翠鸟》的一、二两段,我一看表,离下课还有七分钟。留七分钟学第三段,绰有余裕。因为这段并非重点。

      我发现小庆打了个哈欠,用胳膊碰了一下同桌,在嘀咕什么。

      “小庆,”我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请你去逮一只翠鸟。”

      他慢慢腾腾地站起来,茫然地望着我。我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并加了一句:“请你不要推辞”。

      “到哪儿去逮呢?”他可怜巴巴的,弯弯的眉毛被皱起的眉头扭曲得变了形。

      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神情迷惘。

      “你看看书嘛!大家都读第三段,看看到哪儿去逮,看出来以后,告诉小庆。”

      还没等别人发言,小庆自己说:“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谁上得去呀!”

      我哈哈大笑,他说的,正是第三段的内容。他读懂了。当问他为什么请他去逮翠鸟,他赧然一笑,低声说:“刚才我和同学说话了。”

      “你有点疲劳了,对不?”我补充说。

      同学们听了,立刻发出会心的笑声。

      “逮翠鸟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虽然没完成,却帮助同学读懂了第三段,功不可没!同学们,第三段告诉我们的正是翠鸟的住处。”说完,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三段,翠鸟的住处”这样一句话。

      “处”字刚刚收笔,下课铃响了。

      这一个幽默的小插曲,使疲劳的学生们为之一振。师生融融乐乐,陶陶然于一堂,顺利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翠鸟》实录

      于老师的幽默小故事随处可见,而这小小的幽默中,饱含着教育的智慧,在小庆赧然一笑,同学都会心的笑时,于老师话锋一转从另一方面给予了小庆肯定,这样的教育智慧,不正是于老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吗?

      03.学有所获,让课堂有意思

      语文的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于老师的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了什么?

      (1)留下语言。要让学生识字——尽量多地识字,积累词语,让学生有好的语感。识字多,词汇量大,且又有好的语感,才能谈得上留下了语言。所以于老师强调大量阅读,强调朗读、背诵,强调“抱着学习语言、学习表达的目的读课外书”。

      (2)留下能力——书写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于老师的课堂特别重视写字,要学生遵循写字的规律——描红、仿影、临帖;于老师特别强调“带着思考读书”,要懂文字背后的意思;特别重视作文教学。不会表达,语文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3)留下情感。语文是最“人文”的学科,是情感最丰富的的学科。于老师的课堂特别重视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每篇文章的情感深处,真善美留下了,感受留下了,情感就留下了。

      (4)留下兴趣和习惯。学生如果爱语文,养成了读书、读报、写作的习惯,这就是最令人得意的了。

      美国学者鲁德说: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的教学的必然产物。它来自于取得成就的满足。于老师的课堂总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

      大家还记得我们上周三研讨的《秋天的怀念》吗?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大家看,文章开头说,作者是一个暴怒无常的人。什么是“暴怒无常”?下面的两句话就是对它的解释。大雁北归,意味着春天就要到来,多么令人高兴的事,但是他不喜欢;李谷一的歌声多么甜美,但是他不喜欢,不但不喜欢,反而更绝望,于是他摔东西,砸玻璃。这就叫“暴怒无常”。

      师:这是以前的作者。后来,作者转变了——请大家读最后一节。(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又是秋天,作者再看到菊花盛开,这个时候,他眼里的菊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泼泼洒洒、朝气蓬勃。作者转变了吗?但是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而是通过对菊花的描写,间接地告诉我们他转变了,这叫“含蓄”,叫“借景抒情”。作者开始写自己“暴怒无常”,最后写自己感到菊花的“泼泼洒洒”,感到花的生命力,同时自己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这叫前后对比,前后照应。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这就是语文的魅力!这就是读书的魅力!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去体味。

      (师简述作者后来的成就,出示《我•地坛•母亲》中的一段话)

      《我•地坛•母亲》原文选段: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快乐?她匆匆离开我时才四十九呀!

      师:史铁生是好样的!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如果真有在天之灵,我想他的母亲一定会含笑九泉!但是作者在文中没有这样写,是非常含蓄地告诉我们的。把书拿起来,再读最后一段。——《秋天的怀念》实录

      我们再次读完这段课例,我想起牛老师在上次的课例研讨中对《秋天的怀念》的解读,她说于老师更注重要把学生引向史铁生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意义的深层追寻。上面课例中,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含蓄”地告诉我们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于老师讲述了作者后来的成就,出示了《我•地坛•母亲》中的写给母亲的一段话,不正是在引领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深层追寻吗?

      这样的课堂,留给学生的是真切情感的感悟,是对生命的追思。让学生有所获,才能感到上课有意思。

      04.游戏教学,让课堂有意思

      谈到游戏教学,早先的儒家文化和教育中,孔夫子就有“游戏精神”。《论语》里就说到他对“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场景非常向往。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也谈到:当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有机会调动其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儿童的管理就不再是一种负担,并且他们的学习也会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

      儿童的生活方式是游戏,课堂教学要顺应儿童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地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某些相似。因此,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会时不时的与学生“游戏”一把,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情趣。

      下面我们看一下于老师指导二年级小朋友用“流利”造句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吧。

      师:谁能用“流利”说一句话?先看看“流利”这个词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是说什么的。

      生:(读)“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周总理不住地点头。”

      师:这里的“流利”是说读书读得很熟练。——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吗?谁能背下来?

      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他背得怎么样?谁能说一说?要求用上“流利”这个词。

      生:郭扬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不流利。

      师:学过一年了,一时紧张没背好。我想,现在他一定想起来了。再背一遍,怎么样?(该生又背,这次背得很好)

      师:这次背得怎么样?谁再来说一说?

      生:郭扬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师:谁能用赞扬的语气说一说?

      生:郭扬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多么有感情啊!

      师:请小朋友观察我在干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

      (师拿出钢笔在纸上作写字状;钢笔不下水,甩了甩,还是不大下水)

      师:谁来说一说?

      生:于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下水,写字很不流利。

      师:我换一支笔,看看这支笔怎么样。

      (师用另一支笔很流畅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草体字)

      生:于老师这支笔写字很流利。

      生:于老师用一支紫色的钢笔,很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在于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于老师“就地取材”将造句结合了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触。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于老师在《狐假虎威》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

      (学生兴致勃勃地练习)

      师:哪一位小朋友来读读?

      生:(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该生读的声音比较小)

      师:大家说,声音这样小,能把老虎蒙住吗?谁再试一试?

      (一男生读,声音大了)

      师:读出点味来了,但还要注意表情。请大家把书放下,看于老师读。

      (师用略带夸张的语气,配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师:这样说,才能把老虎蒙住。大家都练习一遍。

      (学生积极性高涨,全身心地投入)

      师:谁站到前面来演一演?

      (一男生走到讲台前演狐狸,师演老虎)

      师:你想,老虎把狐狸你逮住了(说着,用一只手抓住该生的肩膀;众笑),你不能把老虎蒙住,可就没命了!(众笑)

      (该生表演得很神气,说到“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一句时,还把脑袋晃了晃,蔑视了当老虎的老师一眼。众笑)

      师: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到退休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生: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与此同时,还拍了一下自己的胸脯)

      师:啊,这难道是真的?

      (说完,“老虎”松开了手。众大笑。)——造句实录

      这个经典的课例片段,相信我们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看到于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融为一体,带着学生一起进入游戏的情境中,这样的课堂真有趣,真有意思。

      第斯多惠说:课堂教学必须密切结合人的天性和自然发展规律,这一教学原则是一切课堂教学的最高原则。所谓“游戏”就是把课堂教学“生活化”。游戏只是“表”,学习才是“里”,这样的课堂才会更具感染力,更有代入感。

      05.激趣导入,让课堂有意思

      “导入”的“导”字道出了它的作用。“激情激趣”是它的第一个作用。没有良好的情感参与和推动,理解和记忆将是一句空话。导语常常提出读书的要求,将读书的目的、课文的重点以及学习方法加以提示。

      我们来看一下于老师在讲授《鲸》时的是如何导入的?

      师:同学们,课间我听四年级一班的两位同学在争论鲸是不是鱼。一位说是,一位说不是,二人争得面红耳赤。

      (说到这里,于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鲸”字。)

      师:请大家打开书,认真把《鲸》这一课读一读。读过后,评一评,谁说得对,理由是什么。

      于老师在书中说到,其实课间根本没有发生争论鲸是不是鱼这件事。课堂上这样说,借以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还记得这学期我们第一次课例研讨的《月光曲》于老师是如何导入的吗?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下:

      (上课铃声落,师生问好之后,片刻,教师里响起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声音由弱到强,由强到弱。)

      师:(深沉地)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所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

      (说到这儿,我把音量稍微放大了一些,转身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上了“月光曲”三个字。学生们边看边静静地听着。乐曲声把他们带进了一个美好的境界,片刻,我把音量放小,接着说……)

      师:《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这,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请打开书,读读课文。读过之后,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大家听听。读的时候,要字字入目,把内容记住。能“过目不忘”才好呢!

      (板书:字字入目,过目不忘)——《月光曲》实录

      当学生们听着这美妙的琴声和于老师动情的讲述,叩响了学生的感情之弦。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这种扣人心弦的课文,老师首先得“入情”,将学生带入,而且也为学习课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我们都知道导入是一种艺术。在设计导入的方法时要因文而异,要自然,贴切。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我们看到上面的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设置情境的导入,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第二个是音乐导入,为的是将学生带入这扣人心弦的课文。然后有的课文并非如此。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于老师在执教《珍珠鸟》时的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叫——

      生:珍珠鸟。

      师:读得亲切写怎么读?

      (生读,语气很亲切)——《珍珠鸟》实录

      这样“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开始,少了导入这个环节,学生们倒也会感到新鲜。

      好的课堂导入是开启一节课的金钥匙。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于老师的课堂导入各有千秋,值得我们好好研读。

      三、边研究边践行

      学习和践行于永正老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历程中,从开始的阅读于老师的教育文集,到对于老师课例的研读,再到现在的专题分享。累计完成30篇左右的文章,主持课例研讨10次,参与讨论20次。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也是不断践行的过程。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我将继续在践行的路上,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

      结合我自己的课堂,我想聊几个例子:

      01.游戏参与的课堂,有意思

      《西门豹治邺》的课堂上,让学生们体验了一把话剧表演。表演开始前,先进行了说戏,挑选新娘演员的时候,灵机一动来个反串吧。于是挑了一个平时表情比较丰富的男生来演新娘。新娘在被巫婆拉上台时,反串新娘的演员,左手遮面,右手拭泪,轻轻飘飘地走了上来,瞬间引起了全部同学的掌声和尖叫。整场话剧下来,小演员的表演也是发挥到了极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切身体验,内心的放松,心情的愉悦,对感悟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都起着助推的作用。

      02.精彩对决的课堂有意思

      《蝙蝠和雷达》是四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策略单元:提问)。曾写下这样一篇课题记录:

      师:读了课文,有的孩子把问题写到了书的旁边,有的孩子做了记录。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老师,既然蝙蝠是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而且他又是晚上活动,那他的眼睛有什么用,那眼睛不就是个摆设吗?

      此话一出,好多孩子惊叹到:真的呀,要眼睛没用啊。

      课堂上立刻出现了两个阵营,另一个阵营孩子的解释到:当然有用啊,必须有眼睛,为了美观也得有眼睛啊。

      师:孩子们我们听到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急于回答“是”“否”,需要有科学依据的。

      孩子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和对决。各方为自己的观点陈述着,有的孩子已经把对方说服,成功地加入了自己的阵营,我在旁边观察着,这样的“对决”真有趣。

      师:经过如此激烈的讨论,谁觉得蝙蝠的眼睛没有用的举手。(此刻举手的人寥寥无几了,可见对方的说服力是极强的。)

      生:老师,我觉得蝙蝠虽然是靠嘴巴和耳朵的配合来探路的,但是,人家的眼睛不可能一点儿用也没有呀,也是有生活需要的。(似乎着点儿边际了,我们的知识储备量一定是要跟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的。)

      生:蝙蝠的眼睛有可能是为了睡觉用的。

      生:蝙蝠的眼睛应该是和嘴巴、耳朵搭配使用的吧。

      各说各有理,最后这个问题用一个例子作为了终结:

      首先要知道蝙蝠的眼睛和人的眼睛作用是一样的,那就是看东西。但是因为蝙蝠都是在夜间活动的,它特有的超声波定位使得它对于眼睛的依赖性非常小,然后经过不断的进化就会发现蝙蝠的眼睛很小,但是它不是瞎子,还是能够看到东西的。就像你习惯了用右手来吃饭,你的左手就不代表不能够吃饭,只是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你一般不会使用左手而已。蝙蝠的眼睛就相当于左手。

      孩子们恍然大悟。孩子们的思维被打开了……高质量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老师,蝙蝠利用超声波如何辨别障碍物是食物还是危险物呢?”

      “每只蝙蝠都会发出超声波,那一群蝙蝠出现,它们的超声波不会串线吗?”

      精彩对决,学有所获,这样的课题有意思。

      03.出其不意的导入,有意思

      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课堂上我这样导入新课:

      悄悄地推开教室的门,沿着墙根儿,蹑手蹑脚,暗自窃喜,来到讲台。孩子们一头雾水, 却做出笑状说到:老师你怎么了。你别这样了,你怎么了,你倒是说呀。

      师:你猜我想说什么?

      生1:老师肯定是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要告诉我们。

      生2:如果是惊喜的话,你会故作冷静,如果是灾难的话,肯定火冒三丈地就进来了,这个样子,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呢。(这个孩子不简单呀,平时观察我着实仔细。)

      师:那你们看到我刚刚的样子,能想到什么四字词语吗?

      生3:悄无声息。(还纠正了“悄”字是三声。)

      生4:蹑手蹑脚。

      生5:轻声慢步。

      生6:鸦雀无声。(纠正孩子们,鸦雀无声不是老师的状态,而是孩子们的状态。)

      生7:老师,我还观察到你的表情好像是在偷笑。

      师:你们再猜,我为什么这样一种状态进来。

      生8:老师,我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你这样蹑手蹑脚的样子,好像是一只老虎要靠近猎物的动作,不声张,还很高兴。(其实,那一瞬间,我被这个孩子的联想惊到了,我的初衷并非如此,但似乎孩子的联想又恰如其分。)

      师:天呀,这一组小小的动作就把大家的思绪都调动起来了,还产生了如此奇妙的联想,真好。而且你们通过观察老师动作、神态,还可以揣摩我心里想的是什么。那我们一起走进《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吧。(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其心情的变化。)

      正像于老师所说游戏是“表”,学习是“里”。出其不意的导入为的是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有意思的课堂,有意义的课堂,对老师专业素养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潜心研究,践行课堂。

      谢谢各位老师,以上是我粗浅的认识,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分享点评

      范文艳

      几个词语,表达我此时的感受:条理清晰,让我如醍醐灌顶,明白了专题研究原来这么有意思。旁征博引,让我五体投地,自愧不如。

      朗读、幽默、收获、游戏、导入,有意思的几个关键词。就像丹老师说的,于老师的每一节课的导入各有千秋一样,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有意思的,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也就是这个意思吧。所以,语文课不应该被模式化。

      丹老师的课堂实践,不仅是学习研究于老师课例的有力践行,更是像焦校说的那样,把课堂、把班级建设成了学生的精神家园。上有意思的语文课、做有意思的语文老师、当有意思的班主任,向丹老师看齐,向丹老师致敬。感谢丹的分享。

      牛林霞

      特别佩服李丹老师的实践精神,一边研究,一边实践,这应该是丹老师进步快的秘诀吧!

      把课上得有意思,其实就是于老师“五重教学”中居于首位的重情趣。对于我们来讲,如何把课上得有意思,我觉得还要看看于老师课堂背后没有呈现出来的一些东西。比如朗读,于老师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啊,想啊,直到读出门道为止。我觉得这就是钻研教材最好的方法!此外,教学设计要有新异性,要出其不意,让学生感到有趣味。

      付军丽

      李丹老师的准备非常充分,可见真功夫。“有意思”的课堂就是充满幽默感的课堂,就是学有所获的课堂,就是豁然开朗的课堂。李丹老师的专题分享旁征博引,条理清晰,给我们上了非常有营养的一课。

      路铭

      李丹老师的这段话对我触动颇深:正像于老师所说游戏是“表”,学习是“里”。出其不意的导入为的是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有时候我们过于追求如何设计有意思的游戏环节调动气氛,反而本末倒置失了根本。不论何时何地,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栗梅钰

      李丹老师的分享使我认识到,于老师能够把课上得有趣,更多的是于老师具备深厚的教学功底,又源于他对教育的爱,对孩子的爱。这也体现在于老师五重教学法中的“重情趣”。他了解儿童,研究儿童。儿童的语文名副其实,于老师拥有一颗童心。从自身来说,也要从心底里热爱教育事业,爱学生,努力学习教育知识,认真研读教材,才能为课堂有趣奠定基础。

      王荣

      “趣”指的是课堂上的趣味性,但是一味的热热闹闹的表演就肤浅了,于老师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趣味性,还乐此不疲地主动学习,这才是重要的。

      反思自己,总是太拘谨。以后要好好研究于老师,好好学习丹老师。只有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课堂才能如同鱼儿在水中一样:游来游去、跳跃、呼吸新鲜空气,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生动有趣。

      于老师幽默的语言,这里指鲜明、风趣、亲切的有声语言。紧紧扣住每个学生的心灵,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引导学生学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于老师的话就像蜜一样,能牢牢地粘住学生。

      于老师幽默的表演,这里指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的体态语言。比如说,于老师亲切的笑容,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就会融洽,课堂气氛才会活跃。丰富的富有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恰当又自然的动作,都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环境,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染和教育。

    丹老师的研究和实践,也给了我成长的方向。每次都有新收获,每次的探讨都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向着目标继续前进!

      李海芳

      我们做学生的时候,都喜欢上课有意思的老师;我家孩子回家聊起老师,也是喜欢有意思的老师;学生们也都喜欢有意思的老师,可见,让课堂有意思是我们的目标。李丹老师的选题很有价值,并且条理清晰地加以分析,佩服!

      幽默是最高级的智慧,于老师的幽默是建立在强大的知识储备上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要不然,真幽默不起来呀!

      谭晓玲

      把课上得有意思,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姿。就我目前所担任的低年级教学而言,孩子们专注时间短、好动、好问的特点来说,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于老师的幽默,不断地“推陈出新”,通过一个个教学花样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胃口,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一门心思地去感受、体验,让学生更喜欢老师。

      董莉莉

      在丹老师的分享中,我对有意思的课堂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有意思的课堂一定是轻松的课堂。反观自己的课堂,真的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就像游戏教学就特别适合一年级的学生,而我用的却不多。对于他们来说,游戏无异于是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所以课堂上时不时的和学生来一次游戏,绝对会让学生感觉很有意思。而对于低年级的词语教学、造句练习等,使用游戏化的方式,肯定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

      郭彦均

      于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充分的做到了一点: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而不是教师一味讲。学生参与进来,才会产生浓厚地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地去学。在这些学生参与的活动中,知识和技能,能力和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他们的脑海中。

      彭彬荣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也就是丹老师刚才专题分享谈到的于老师的课堂给学生留下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反思自己的课堂,总是少了点语文味。让语文课堂变得有意思,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悟其意,悟其理,悟其情,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还任重道远!

      苗金金

      要想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我认为第一步是要吃透教材!老师绝不是把书本上的东西,看着参考答案再传给学生的搬运工。他给学生的东西,不是生硬的,而是带着温度的能让学生接受的情感性的知识。其次,是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必须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接受知识不是因为必须掌握的原因,而是基于有趣,喜欢等情感体验,老师把知识和实践结合得越紧,学生就越有可能喜欢你讲的内容。

      路露

      每次听过于老师的课,都感觉到他的课上得很轻松,学生是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效率高,效果好。比如他执教的《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情趣,学生喜欢这样轻松游戏的课堂。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把教材钻研透,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于老师也提到了儿童的生活方式是游戏,学习方式与儿童的生活方式有某些相似,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实现。反思自己的课堂,有时候会比较严肃,其实可以多通过一些课堂小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课堂轻松幽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孩子的学习效率才高,才觉得课上得有意思。

      温梓宇

      我们不是知识的生产者,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李丹老师的分享,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丹老师一直都是我的榜样!

      点评嘉宾

      张晓云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成为“好老师”的关键。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是“有意思”的课堂,源于这几点:

      一.朗读“有意思”。

      教师范读若能“入情”,学生学习才能“入心”,在李丹老师的讲座中也提到了于永正老师课堂上的范读和朗读指导。教师的朗读如能一开始就把学生引上“正路”,那么课堂教学就能事半功倍。

      二.幽默“有意思”。

      读于老师的课堂实录,常常叹服于老师课堂语言的幽默,这幽默中带着老师独到的教学智慧。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精神放松,学得快乐。教师笑着看学生,课堂上才会有学生“笑”着学的氛围。

      三.收获“有意思”。

      我们经常说“学有所得”,“得”什么?于老师告诉我们:语言、能力、情感、兴趣和习惯。于老师的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有收获,这样的课才能“有意思”。

      四.游戏“有意思”

      于老师说:“儿童的生活方式是游戏。”所以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随时可以看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扎起马步”,和孩子玩在一起、乐在一起的于老师。在“游戏”中学,在学中“游戏”,这样的课堂“有意思”。

      五.导入“有意思”

      入情入境的导入,出其不意的导入,于老师在课堂的第一时间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吸引力”让课堂“有意思”

      跟于老师学把课上得有意思,就要跟着于老师学“备朗读”——从备课开始,每一篇课文都要亲自读,把朗读备好了,课堂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跟着于老师从“模仿”开始,从“读书”开始扎扎实实“备朗读”。

      跟着于老师学“备学情”——了解学生的天性,“眼中有人”,“心中有人”,贴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魏瑜

      下面我就针对李丹老师的分享,谈谈自己的收获。李丹老师的分享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把课上得有意思的重要性;二、于老师是如何把课上得有意思的;三、边研究边践行。

      1.课堂有意思的重要性。李丹老师首先给有意思下了个定义:即耐人寻味,充满趣味,我非常认同。有了解释,就有了研讨的方向。把课上得有意思很重要,它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具吸引力,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2.于老师是如何把课上的有意思的?李丹老师抓住于老师的课堂朗读、课堂收获、课堂游戏、课堂导入、以及于老师自身的幽默感,找到了于老师把课上得有意思的根源。我觉得李丹老师对这个“有意思”解读得非常深刻,不单单是停留在“有趣”这个层面,更是挖掘到了它的深层意思,如,课堂收获满满,学生获得了收获的快乐;一个不懂的词语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了,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都是课堂有意思的体现。中间所列举的于老师的教学案例都很具有代表性,生动、形象、且有说服力,同时也让我们跟随李丹老师的步伐,重新感受了一番于老师有意思的语文课堂。

      3.边研究边践行。学习就是为了运用,李丹老师已经做到了。我一直觉得李丹老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且行动力非常强的老师,好的东西她总会不遗余力的去学习,去尝试,这也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