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这样教——变教为学》

  在变教为学中,是把教学过程视为育人过程。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是一个统一体,这里的教不限于对知识的讲解,教的作用主要体现对学习过程的引导、诊断、帮助和促进,为学生作为人成长与发展的过程,这种成长包括知识的掌握,也包括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经验的积累,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表达、交流等社会性能力的养成与提升。

    书中提到,我们国家的小学校的课堂上,有以下突出的问题:过多的约束,繁复的说教,攀比竞争;缺少自由、自主、自然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自身言行方面缺少自律养成,在知识学习方面缺少自悟的经历,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缺少自信的培育。而自律、自悟、自信对一个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1.从自由到自律。所说的自由,是相对外在的约束而言的,在我国,通常以课堂纪律形式出现的。比如课堂上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做小动作,不许睡觉,要积极举手发言等。学生违背纪律就受到惩罚,比如罚抄作业,放学不允许回家等,这种方式是会让学生有一种压迫感,既然有一种压迫,必然会让学生反抗的心理。因此过度的的约束等于失去了约束,主观的规矩等于没有了规矩。我们应该减少必要的约束,给学生言行自由的权利。在自由的氛围中逐渐自悟,在客观规矩下养成自律。

  2.从自主到自悟。自主是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生成的过程,鼓励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并能够对自己的想法自圆其说。当学生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时,都应当组织、引导学生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减少师生交流,增加生生互动,人人有活动,人人有机会。学生在课堂思考、发言的问题,就是道德品质的养成,这个养成过程就是自悟的过程。

  3.从自然到自信。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紧张。在教学的过程还要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对低年级来说,基本能够听懂即可,中年级培养能够简单说,高年级逐步培养会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