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怡兰的书,《家的模样》,她用一种激情的语言记录对于家的改造,许多有趣的点子。原来家未必要按照传统的样子,房间是房间,厨房、客厅完全分开,而是应该按照家里人的生活样态来决定空间和功能。喜欢做饭和读书的她,在家的正中央,打造了一个巨大的中岛厨房,而旁边就是工作的台,中岛厨房的壁橱上摆放着她喜欢的各种被子,而更多心仪的东西,是高高地悬挂起来。她喜欢自然色、白色和黑色,那些古朴质感的被子也让我心仪。她把泡茶台也安置在中岛厨房,每天早上锅煮奶茶,用细腻洁白的茶器泡煮,当茶水充好,氤氲的雾气里,抬头看一眼工作的电脑,见缝插针地处理工作,悠闲中不失严谨。记得看过一本日本主妇写的极简生活书,她说,每天早上她喜欢烧水煮茶,然后为家人每人倒好一杯茶,湿润温暖上升的水汽,就像每日早晨的一个欢迎仪式。甚至,在透明的落地窗前煮饭,或熬粥或炖菜,就在做菜的间隙,香气里,随时也可以处理手中的工作,还能顺便抬头看见窗前的明暗变化。
果然如她所言,真正的“享乐”,不是短暂的炫惑声色之娱,也不是一味金钱或地位的堆积;而是需要认真地涉猎、深度地累积,需得花些时间花些功夫,方能从心灵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每一种感官,都真真切切长长久久地感到喜悦与欢愉。
创意和灵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需要努力地拓展眼界,开放思维和感官。思维的深广度也是需要努力挖掘锻炼的。
于是,一时兴起,也把常用的书桌挪到客厅视野最好的角落,把一张为那些不常来访的客人的沙发挪入房间。发现一切都刚刚好,那张沙发放在房间里,坐下来的高度和角度直接可以望见开阔的山水,而挪到客厅的书桌,挨着平日读书泡茶的茶几,可以一边享受茶水的氤氲,读书之余有思考可以迅速在电脑或笔记本上记下。
关于浴室,每次阅读日本人写的关于泡澡的享受,都好像买一个浴缸,然而每每因太过麻烦而放弃。高木直子在《一个人住第五年》中谈到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候就是泡澡,买各种香味的浴盐,把身体泡在温水里。怡兰在考察了各种浴室后的设计是,摒弃浴缸的笨重,采取浴凳和泡脚桶的方法坐下来淋浴。坐下来之后节奏会慢下来,身体也更能享受其中,而且还能用桶顺带泡泡脚。
家应该是安放幸福的地方,是一个累了可以歇脚的港湾。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将心比心,温暖他人。然而,常常反思,实际上却相差很远。对于另一半的思考不够深入,那种必要、深入生命情感内核的不可或缺还是认知不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以为可以缺失,或迁怒或纠缠。让人身心俱疲。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尽可能多得给予体贴和照顾。不让患得患失的情绪成为他人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