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所有的大事都是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所有的成功都是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而成。学海虽无涯,但我们要有求学海之涯的精神。若“苦”为舟,“积累”则是桨,唯有划动积累之桨,方能畅游学海。
漫漫人生路,本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蹒跚学步到奔走如飞,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的路程。而求学之路,无非是换一种素材的积累。“诗魔”白居易一生创作诗歌近3000首难道不是归功于“陶罐存诗”的积累吗?他将陶罐分门别类贴上标签,走到哪里都不忘带上一个陶罐,随时记录素材一一投入其中,而后再把陶罐倒空,将这些如珍珠般散落的素材用思想的线穿成一串串华美的珠链。明代旅游家徐霞客“踏遍青山成大道”难道不是始于他足下的每一个脚印吗?他22岁出游,32年间足迹踏遍名山大川,洞穴边,溪水旁,他就着星光,饮着露水,为世人留下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纵观世界历史,但凡瞩目的成果,无一不是来自无数个日常的积累。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积累,无非是需要投入时间,需要不断重复,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但越是简单的事情做起来越不简单,否则这世上就会有无数个白居易或徐霞客了。对于如何将积累落在实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譬如我为了提升写作能力,两年前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阅读5分钟、每天输出300字。阅读5分钟是基础时间,输出300字也是一个底数,因为目标小更容易达成,可以有效避免半途而废。积累的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只要一直滚,就会越滚越大,一旦停下,就会慢慢融化,那就前功尽弃了。如今一千多天过去了,我已经输出了八十万字,虽然这样的量变还不足以产生质变,但滴水穿石绝非神话,奇迹就是在长期的积累坚持中诞生的。
积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新旧思想相互碰撞反应,从而创造出更新思想的过程。“常年积累,偶然得之。”积累贵在坚持,赢在行动,让我们荡起双桨,推开波浪,驶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