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登上讲台,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大约是三十岁左右吧!
最开始讲写作,新闻怎么写?通讯怎么写?散文怎么写?报告文学怎么写?
遣词造句,炼字炼句,起承转合。
文字是思想的结晶,是知识积累后的扩散,是对生活的感悟。
九十年代,在全国16O多家报刋杂志发表过作品,留下些虚名,便以为老师好当。
加上在一些写作比赛中获了几个小奖,便自信满满地登台侃侃而谈。
回想当时,其实是有许多不足的,留下不少遗憾,不过第一次当讲师400元的收获让人欣喜!
要知道当时一月工资才300多哦。
18岁时遇一同事爱好摄影,拜师学艺,甚是痴迷。
后来陆陆续续又参加过一些高大上的培训。
从此混迹摄影圈,当过一些单位摄影比赛的评委,也为许多摄影家写过评论与鉴赏。
当然,也开始一有机会就去讲授摄影课程。
当培训师最深刻地感悟是不可信口开河,导致以讹传讹。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有了百度,听众随时可以提出质疑,让你下不来台。
传道授业必须严谨,也许你站在台上不经意的某个观点、某句话,便会如种子一般,在听众的心里发芽,开出花来。
06年去大连做一个工作经验介绍,广受好评,回来意犹未尽做成课件,在行业内到处开讲,算是无心插柳得到的收获。
三年后单位调整分工,让我去管一片区域市场,于是在市场营销上下功夫。
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市场一线,尽可能去接触客户,细致地观察揣摩客户的购买心理、消费趋势、销售中的肢体语言。努力学习竞争对手的手法,学习其他行业的营销经验,不断提升营销组织能力和团队销售能力。笔记记了几大本,科特勒的巜营销学》、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里斯的巜定位》、波特的《竞争战略》等名著翻了一遍又一遍。
工夫不负苦心人,几年时间的营销业绩一直居全省同行前列。更大的收获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打造的几门营销方面课程获得较高的评价,开讲后久盛不衰。
要想给人一瓢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作为培训师,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能力。13年去参加一个高大上的培训,某名校教授讲了一天国学。边听边琢磨,这些东西自己也学过,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去讲呢?
回来就动手做课件,陆续形成了巜国学与管理者修养》、巜国学之悟》、《从周易悟管理》等系列课程。
按客户要求量身定制,培训师必须有课程开发能力。
在我讲授的课程中,关于领导力、执行力、绩效管理、领导艺术等管理类课程都是根据客户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果。
人前牛逼,人后一定是苦逼。
罗曼罗兰说:伟大的背后是苦难。当培训师,苦难谈不上,但艰辛不少。
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收获的是尊重,更是人生的一种价值。
最欣慰之处,莫过于学员学以致用后的收获。
当有人知行合一,把某种营销方法做得风生水起时;当有人业绩大幅提升获得升迁后报告喜讯时,作为老师的成就感是油然而生的。
有些片断,会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某次去北方讲课,因遇上大型活动,凌晨四点才到培训地点,睡了三个小时起来讲了整整一天。
某次去为一个县级分公司总经理培训班授课,原定讲到下午五点,结果一次又一次掌声不肯散场,结果延迟一个半小时。
有时去某地出差,听过课的学员知道后主动相迎作陪.......一次又一次地感动,堆积在心里构成人生的美好。
偶尔在某大型网站,看到有人评价我是最接地气的老师。
岁月变迁,讲着讲着就老了,不老的只有梦想。
若有机会,还想挖掘开发《易经》感悟系列课程,还有艺术品鉴、生活美学的系列课程.....
当培训师这些年,内心的希望,不仅仅是如蜡烛,燃烧自已,照亮他人。而是想如长明的灯,给人温暖并照亮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