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感的宣泄
半夜,朋友发来微信:哥们,你的梦想是什么?我有些迷茫。
我知道,或许他要的根本不是答案或者建议,他要的只是让我作为一个听众,静静地听他唠叨家庭的琐事、生活的压力和人生的迷茫。多年来,我习惯于扮演这样角色,那些远远近近的同学、朋友、甚至一面之缘的陌生人,都觉得我是一个可靠的倾听者,在倾倒了自己的情绪垃圾后,一走了之。或者等着下一次倾诉的到来。
我当然也有自己倾诉的对象,比如认识多年、从未谋面、远在祖国边境的朋友。而更多的时候,我还是选择写字,作为情感宣泄的出口。这在我上了高中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性格内向,甚而有些孤僻的我,喜欢上了写字。喜欢看《文化苦旅》大段大段喘不过气的长句,能把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变成自己随心所欲、抒发感情的工具,而毫不顾忌跑题的风险。
那些铺张扬厉的华丽句子被我视为奇珍异宝,模仿,改造,变成自己日记或者作文里的句子。
那些年,《萌芽》新概念正如火如荼,安妮宝贝、陆幼青正席卷校园,而韩寒刚刚由于《杯中窥人》《三重门》声名鹊起,郭敬明还只是一个得了作文大奖的自贡少年。那时,有多少骚年的心被媒体和偶像聒噪,错把宣泄当写作,误入歧途,踏上文学的不归路。
可谁会清醒地认识自己,一旦沉醉于文学的迷潭,在感性的路上会越走越远。比如本人,从一名理科生,摇身一变为中文系的文学青年,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只是当事人还美美地以为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说了这么多欺师灭祖的话,不是对文学爱好者大开杀戒,而是一份对文学写作的清醒的尊重。
文学二字,大而重,岂是情绪的宣泄所能诠释和承载的?
可是,我还是要感谢曾经的文学梦,曾经的文字宣泄,曾经的偶像,曾经的《文化苦旅》,还有那些大段大段铺张华丽的句子,矫情明媚的忧伤,甚而被无数人无数次嘲笑的45度角仰望天空的姿势。因为在青春动荡的岁月里,孤独敏感的心曾经被这些东西无条件地收容。
02 孤独的灵魂需要出口
上了大学之后,我的性情大变,性格中那种自来熟的基因开始发挥作用,虽谈不上健谈,但是表达能力像是一夜之间被唤醒了一样,工作之后,更是办公室不安定的因子。写字更多的时候,是跟自己对话,情感宣泄早就退居其次了。博客出现的时候在博客写,空间出现的时候在空间写,说说来了写说说,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号一一尝鲜之后,往往浅尝辄止。
这个阶段,写字全凭兴趣好恶和所谓灵感的召唤。没有构思,很少布局,只负责挖坑,不管填埋。从严格的意义上,我根本不算个写作者,写字对我来说仍然只是一种工具,以前是情感的倾诉,现在是孤独灵魂的独语。我常把阅读比作和作者的灵魂对话,而写字是自己与自己交谈。
在出版社有一位认识多年的朋友,每有新作,便发给他指点一二,他说,我不会写作。我只写我自己。听了之后,我沉默半晌,嘴里念叨着,自己何尝不是。
一个太过自我或自恋的人,往往觉得自己生下来便与众不同,冥冥之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或拯救世界。或立德,或立功,最不济也是立言。我们关心他人,只为透过他人看清自己,我们同情他人,往往不过是物伤其类,兔死狐悲。
总觉得自己孤独极了,像孤岛一样,别人无法理解自己。孤独得有点窒息,于是通过写字,拯救自己,拯救快要窒息的灵魂。
03 妄想影响和改变世界
写下这个题目,我心里有些发颤。只是“妄图”二字可以稍稍平抚我看似狂妄的野心。经历过亲人的离世、目睹过鲜活的灵魂在我眼前倒下、甚而自己也与死神擦肩而过,当然也有和亲人一起迎接女儿的出生,最近这几年,生与死的话题一直盘桓在我的不眠的灵魂面前。
无论你年轻时怎样的张牙舞爪,狂妄无知、自私透顶,总归抵不过生老病死,新陈代谢。也许,你不必等到洪水滔天、地球毁灭的那一天了,甚至一场大雨就会让你冲进城市的下水道,连尸首也不见得寻到。生活、生命充满了太多无常和意外,你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我终于开始触碰生与死的话题,用文字记录下来。我想我应该怀着谦卑的心态,写字。
那些自我的小情调,研磨原味的咖啡,买一些自己读不懂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亦或者去一些诸如某某时代的书店装逼,显得如此的不合时宜。能把别人当成自己,能放弃偏见和预判,用文字认真地写出一个人,一件事,于我而言,是个目标或者所谓的情怀。
人到中年,走过的路,吃过盐,流过的汗,如若能在文字的表述中转化为生存的经验,帮到一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便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如若某一天,自己老去,自己的文字还忽明忽暗地活着,当庆幸自己,以另一种形式投胎。
04 你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我终于可以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我把这个问题等同于:你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这个时代衡量成功的标准越来越具有互联网思维,简单、直接、粗暴。你有没有占有足够的金钱,你有没有足够的资源,你有没有足够的地位和声望,你能被别人利用的价值有多大。这些都无可厚非。这是一个伟大的年代,你足够努力,足够舍得,也足够智慧,一定不被辜负。
也有人不停地追问自己,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究竟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你看,哲学的无用和大用得以彰显,它让我们,在人生路上,多一份思考的冷静。
当处于生活的底层时,你无法摆脱,金钱的纠缠,多少家庭的纷争,亲人失和,兄弟反目,核心的问题无非一个“利”字。
毕业不过十年的光景,生死交替,利益纷争,情感纠葛,加诸人生,有的过眼云烟,有的如在眼前。
午夜时分,久不能寐,遂起身,打开电脑,开始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