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乐只君子
一到而立,我就有种人生已过半的紧迫感,常常回首往事,又情不自禁地瞻望未来。真是到了谈青春已老,说回忆年少的尴尬年纪。
也许会有人质疑,区区三十载,怎么就到了一半的处境,人生尚且有一大半光阴等待把握呢!是的,生命可能延续到古稀,甚至更久,长命百岁也不足为奇。但是我所认为的人生,是能够完整体验生命乃至世界,最丰富也最清醒的阶段,不过六十年而已。
基本上,在这六十年里,人的骨骼最为健壮,意识最为清醒,感知最为丰腴,行动也最为灵活。而年龄一旦过了六十,身心只会每况愈下,怎么和岁月对抗也无力回天。
所以啊,年近六十,已是接近生命的尾声,之后那一段路,真要感谢命运的格外开恩,慷慨大方。
于我,如能活到六十岁,我就很是心满意足了。毕竟,有的人活到期颐,也未必如有的人活到而立那么丰盛且富有价值。正所谓生命贵乎深度,不在长短。
三十岁的生命,好比早升晚落的日头已然过了晌午,骄傲不再,热气正衰,慢慢地在向西沉。又好像踟躇前行中刚登及山顶,还没来得及舒服喘口气,却不得不走上下山的路。你分明能够感觉到,你对人生各个方面的反弹力正在逐步削弱,愈加没有脾气再去跟生活较劲。
三十岁,再也没有二十岁的小伙子那般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了。三十岁,再也没有二十几岁那么敢于恣意妄为,我行我素了。三十岁,甚至都不如以前那么肯跑敢跳,能吃能喝了。
人一到三十岁,也就休想再潦草地过活了。你若还想着粗糙的过,大意的活,那真是狠狠地开了个愚蠢的玩笑,完全不把生命放在眼里。这样的人生,势必会像那夜市上叫卖的商品,价格低廉而不被待见,本身品质也难以担保。
很多年少时因放纵和任性养成的陋习,到了三十多岁,就会成为毛病渐渐地暴露出来。失眠多了,有时明显会感到身体不听使唤,困乏无力,严重困扰到工作和生活,再不会像年少时那样连担心都是多余的。
有时陪朋友聚个餐,酒多喝了两口,油辣也禁不住多吃了几嘴,也难免会觉得肠胃在强烈抗议,搞得肚子难受不止。
工作上也不会那么挑剔讲究了。有一份稳定且收入还不错的职业就已经很知足,也不会再随心所欲地更换了。
上了三十的年岁,越来越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有事没事也喜欢活动几下,不然一旦疲劳,身体简直四肢僵硬,气血不畅。在爱好的菜谱里,好像也没有随便一说了。
在感情上,更多的则是考虑现实条件,和一些客观因素,而并非只是顾及自己的观念和感受。找一个生活的伴侣并不容易,在选择中总要放下一些固执,生活才肯对你温柔。
如今,随着年纪渐长,折腾的欲望少了,考虑的问题多了,尽管还算年轻,气却不再那么盛了。懂得了收敛,也学会了低头。
我相信,很多同龄的朋友,行事风格也绝不如少年那般鲁莽轻狂,不计后果,而是藏匿起锋芒,柔软了心肠。许多人不是改善了脾气,就是改正了恶习,成为一个魅力值上升的人。当然,也有少数的人,时间没能把他调教温和,反而助长其暴戾乖张,或者怨念执念,实在是活得太不小心。
年纪越大,其实越想活得简单。说简单的话,做简单的事,交简单的朋友,经营简单的感情,过一种简单安稳的生活。
慢慢地,不再留恋歌舞升平的夜生活,不再热衷一有空就约朋友胡吃海喝的节奏,也不再只是追求那种急功近利而又虚无缥缈的人生价值。慢慢地,依然坚持着某些东西,又不断地舍弃着某些东西。
安稳,许是上到一定年纪才必然生发的渴望吧。就像一头被驯服的猛兽,忽然间野性丧失,自此厌倦漂泊,愿求偏安一隅。终究,我们每个人都是要被驯服的吧,只是那一脸天真的少年又如何肯相信啊!
然而,求得安稳,又岂是那般容易?
大概,以上便是我作为一个老大不小的青年人不应有的困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