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一位高二的学生小惠上课的时候,我看到她的笔记不清楚,所以告诉她,笔记一定要清晰地记下。今天老师刚刚讲解了,你理解了,以为自己就什么都会了,笔记,不记也罢。但往往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曾经如此清晰的概念,不知何时已经变得那么模糊,那时再看回自己不清晰的笔记的时候,才懊悔:怎么当时这么记笔记,这是什么意思?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结果,只见小惠无所谓地来了一句“差不多啦!”
在后来的上课过程中,我又陆续听到好几次“差不多啦!”。
我才猛然意识到:原来小惠的口头禅居然是“差不多啦!”
这个突然间的意识即刻将我拉回了几个月前看的心理学专家武志红的一篇关于“自我预言”的文章。
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自己说的这句话,而出于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你会把事情朝这句语言的方向去推动,以此来证明,你是对的。
所以小惠的这个“差不多啦!”的自我预言就极有可能促使她在学习的时候都是朝着差不多这个方向进行,这样的话,她的学习成绩自然就很难冒尖了。
接着,我便开始劝说小惠,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学习成绩能冒尖,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改掉“差不多啦!”这个口头禅!为了能让自己的劝说更有说服力,我将脑子里所有关于那一篇文章的记忆搜刮了一遍。我记得当时武志红老师举了一个他身边的朋友发生的故事,那个故事非常有力地对“自我预言”进行了佐证:
一位女士,是一个大城市的处级干部,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她经常鼻青脸肿地去上班,因为她的丈夫家暴。
第一任丈夫家暴,她离婚了;第二人丈夫还家暴,她又离婚了。第二次离婚的时候,她正好40岁,她发誓再也不结婚了,因为觉得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可是有个好男人一直在追求她,这个追求者别说对女人暴力了,他甚至从来都不和女人吵架。这位女士离婚后,他更加用心地追求她,女士被打动了,于是和他结婚了。
没想到,结婚后的第二周,她又被打了。她打电话叫了几个朋友过来看她,而正巧,其中有一位是心理医生朋友。
那几个朋友都是指责家暴男并质问他,难道不知道她有多么不幸吗?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她呢?唯独那为心理医生朋友,她没有参与指责,而是请他们仔细回忆当时的情景并给她细节地描述。
细节是魔鬼,魔鬼般的细节一讲出来后,所有人鸦雀无声,再没有人去指责家暴男。
细节是,他们因为很小的事情吵架,好像就是因为做菜盐放得不对,越吵越激烈,吵着吵着,女人对男人说:“你是不是想打我了?就像某某某打我妈一样!”
女人口中的某某某是她的爸爸,因为她很恨爸爸,所以都是直呼其名。
男人说:“怎么可能,我今天和你吵成这样都已经很奇怪,我平时都不和女人吵架的。”
然后女人就歇斯底里起来,开始大喊:“你就是想打我!打呀!打呀!不打你不是男人!”
她刚喊的时候,男人没做什么,但是在她癫狂地喊了很多次后,男人脑袋突然一片空白,然后一拳挥了出去,将他最爱的女人打倒在地,嘴角流血。
其实就在男人脑袋一片空白的时候,他的大脑被洗脑了。
本来他一直有一个积极的自我预言“我是一个好男人”,结果被妻子的预言“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给洗掉了。
女人预言了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而当她真遇到一个好男人的时候,就会去改造他,把他改造成一个坏男人,这样,即使她活得会很痛苦,但是却证明了,她自己是对的,根本世界上就没有好男人!
小惠听完这个女士的故事,神情若有所思。我趁热打铁,既然,我们人类心理有这样的特质,那你可以在课后罗列一下自己的平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如果自己想不起来,也可以问问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好的口头禅,可以留下;不好的,一定要换个积极的。想想每天几十遍地挂在嘴边给自己洗脑,然后再实实在在地推动事情朝着我们念叨的方向发展,如果是不利于自己的口头禅,就有可能像故事中的女士,自己坑自己,那将会多么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