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正面管教
其实,我对学生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刚出来做班主任的时候,年轻气盛,恼的时候,教鞭呼呼作响,好的时候,摸摸头,拉拉手,讲和笑话逗得学生哈哈大笑。全身心付出的状态,眼泪欢笑都有,感觉和学生的感情来得比较浓烈。
随着经验的积累,心态发生变化,自己对学生的态度也有了转变。
我开始认同学生之间应该有差异,也会经常给孩子们讲类似的道理。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有缺点,这一方面比较弱,另一方面就能发展得比较强。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在学校的表现都一模一样,哪怕每个人都一模一样地优秀,你觉得有意思吗?哦,那多没有意思。是啊,是差异,让生活变得丰富、有趣。所以,不要小瞧自己的伙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各自的特点会赢得不同的认可。比如她做事情特别负责,哪怕现在成绩不如你,但以后可能公司更喜欢做事负责的人。
自然而然,每个孩子都是可贵的存在。我一视同仁,就事论事,公正公平地处理事情。少了很多动真格的场景,很多的是淡然,偶尔自我嘲讽一下,打趣过去了。然而最近似乎又发火了。
五年级这个班的孩子鬼精得很,只要少有放松,非常正常地出现了几个孩子作业拖拉、家庭作业不完成的状况。期中考试过后整顿了一段时间,通过利用课间化整为零、课代表、家长的合力,情况逐步发生了转变。透过“作业登记册”能发现,有两周,班里基本不再出现数学家庭作业不做的情况。
但是,这几天不做作业的又来了,如陈晶晶老说找不到作业,钟桂良没有完成双休日的数学作业,留几道不做。好吧,反正作业也不多,那就补上吧,接着就没有下文,课间找他就狡辩几句,装模作样做,放学不是数学留堂又走了……
回头看这个时候的自己,还是很温和的。毕竟当老师的,这类状况见多了。但是,又这样的事又发生了,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前他也多次出现过作业没完成的情况,但批评就会很乖地拿来给我看。
为什么这次,还毫无补救心理?为什么他能如此坦然自若地对作业置之不理?
那天放学和他妈妈谈了很久,妈妈生了弟弟后,很少精力管他了,作业虽然经常问有无做完,他很狡猾,告诉妈妈做完了,也不拿给妈妈看。家里多了一个小弟弟,学习环境肯定不一样,我时常同他讲,做哥哥了,要更加自觉,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功课就是做哥哥的最好表现。
晚上又发信息给我了:邹老师,我的试卷忘记带了,明天补,对不起!哎!老泪纵横啊!
谈谈吧……课间又找到他,言语梗咽,没说多几句,他露出挺愧疚的表情,安安静静地:你该认真反思下!
放学留堂,我和他一直将近六点,同学们稀稀落落地走光了,安安静静地,再谈谈吧!此刻对话,比较有力!他也知道自己的问题了,一起来想想怎么解决问题!约定每天做完作业拍照发给我微信,我来负责阅批,你来订正。办法总比困难多,要相信自己!
一个人,知道被关注我,被等待着,做事起来也特别有劲。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等他发作业,他每天记得做数学作业,周末作业如果迟了一天做,他担心我等他,会发信息告诉我。想起我和孩子们这三四年以来的种种,尽管有时他们还是会让我生气,让我伤心,但我相信彼此之间是有温度的。
尽管每天晚上分散了我的一些精力,但是这一份师生情暖暖的,让我觉得是值得的……
女儿在身旁入睡了,这下这段记录,也许孩子们,还是会有不交作业,也许以后还是会惹人生气,但做老师的,不就是在成长的道路上,反反复复做着拨乱反正的工作的么?
用以下的话自勉:
所有的工作都是空洞的,
除非有爱。
因为工作就是,
把爱变成看得见。
——纪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