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上微博到现在收藏了得有上万条微博了,一般是收藏了找个时间集中看,而难免有时候收藏了就不了了之了。曾经几次把微博卸载了,但最后还是装回来了。毕竟关注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卸载了微博,消息源直接就断了。另外,微博搜索也是相当好用的功能,可以搜到你想看的最新的内容,质量还不错。之前运营公众号的时候相当多的消息都是从微博搜索关键词得来的。
下面是最近收藏的几条微博:
看到这个让我想起了《Dead Poets Society》里面Keating老师说的“Seize your day”。我们平时总是会说“找机会”,“等以后有了再说”,“下次再说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机贴膜带套,现在大家买了手机第一件事情就是贴膜带套,到最后换手机了都没享受过一天“裸奔”的感觉。我刚开始的时候也贴膜带套,但之后觉得这样好不划算,设计师花了这么大的功夫打造了这么棒的手机却不曾想被一张膜和一个套给毁了,才不要做“套中人”。
我们内心大都是焦虑的,生活就摆在眼前,那么多琐事摆在面前,错综复杂,无从下手。我们的绝大多数焦虑都是关乎人生意义等大的方面,这些不是一天两天能想明白的。我们应该将宏观层面的焦虑转移到一件件手头上的事情上,就像上面说的那样,为自己找一条活路。我的那条活路还不是那么清晰,我仍然会焦虑会烦恼,但是听人话吃饱饭,读书学习会让我内心更加踏实。
自由现在成了相当难得的资源,不是说它多么稀缺,而是你敢不敢。没有绝对的自由,父母、配偶、子女及社会给我们每个人了一个“度”,即责任,在完成这个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发挥。但是现在相当多的人在这个“度”内都难以做好,却想着要在这个“度”内寻求无限的自由,说白了就是逃避。
信息搜集归类能力以及学习力。信息搜集能力还可以,但是没有进行过归类训练。拥有学习力并且终生学习的人,才拥有这个时代终极竞争力。
为自己勾勒个未来的人物画像,并且越详细越好,比如未来要住在哪里,要怎么过周末,要开辆什么车……越描述我们的未来画像就会越清楚。这可不是做白日梦,这是活在未来的一种方法,会潜移默化影响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就像在墙上贴一张你偶像的海报会对你起到激励作用一样。清晰的未来画像可以帮助我们分清眼前事情的轻重。
我们大概都有过晚上睡觉前勾勒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时候,比如梦想自己以后成为大企业家,成为掌权者,住个大房子等等。我上学的时候还经常这样,但是工作之后几乎一次都没了。
朗读,配合上背诵就更好了。
从大学毕业到30岁,这么短的时间却可以让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少年变成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不是时间太可怕,是拉里邋遢的心态太可怕。估计毕业十年聚会很多人会让其他人大吃一惊。有的人越来越有气质,有的就……
想到了《楚门的世界》和楚门在最后说的那句“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People settle for mediocrity for one reason,they are lazy. I've seen it so often, people go into something, they don't wanna go that extra step.-----Donald Trump
哈哈,我也一直用“浪人”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最近在郭晓冬演的《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里面又学了个新词,“高等游民”。当游民可以,不过一定要是心理上的游民,不工作啃老就不好了。自由是自己的,牺牲掉别人换来的自由可不是真正的自由,那是自私。
对于女人的力量,我从来是不怀疑的。估计大多数男同胞都赞同上面那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