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由上一本《笛声何处》引来,读完莞尔,上篇里问及的问题,这书里也有回答,妙极。
昨天的读书随想里,问道昆曲如何在快节奏的当下流传以及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白先勇先生的好友亦是昆曲名家的蔡正仁是这样认为的,“演员是靠观众培养出来的。观众是水,演员是鱼,一条好鱼,没有高水质的水存活不了,要么死亡,要么适应污浊的水,自己也变成污浊的鱼。”以及“高水准的观众促使演员不能随随便便,如果你经常在这样的观众面前演出,那各方面的水准就会提高。”
道理一言既明,不用我再过多解释,而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为什么我很希望00后也来了解下昆曲。
记得讲柳永《雨霖铃》中“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两句时,问大家有没有听过汤显祖《牡丹亭》里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了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众生摇头,当时心里就非常非常遗憾。为什么遗憾?这么美好,这么高雅的词句,心无所感,实在太可惜了。
你仔细比较这两句经典的词句,会发现,有不同的美感,甚至牡丹亭的这两句更加的。引人惆怅,有所感发。单独拿出柳永的那两句词,已足够委婉蕴藉:此一分别,应当数年,良辰美景再好都是虚设,即使心中柔情万种,谁肯借一耳朵倾听?他不肯明明白白地说舍不得走,舍不得人眼前人,而只说美好的时光啊,景色啊,都因没有我的欣赏而没了存在的意义。他的惆怅的颜色是冷清的,是灰暗的。
同样是委婉蕴藉,汤显祖的两句则更具生命的杀伤力,他说了半句好的,马上就转半句不好的,再续上半句好的,又继之以不好。姹紫嫣红开遍,院子里有花花鸟鸟,热热闹闹,人在心情本应随之兴奋,而杜丽娘的下句却是都付与了断井颓垣,这么好的景致却只有断井颓垣来欣赏。“良辰美景”接的是“奈何天”,“赏心乐事”接的是“谁家院”四组景物和情绪上的反差对比,让人很奇怪杜丽娘一个青春少女第一次冒险游自家的后花园,为什么看到美景却总是产生消极的情绪呢?难道她是爱哭的林黛玉的前世?
一旦词句的理解让你产生了追问,产生了继续了解的念头,你就该意识到它的成功:它用两句,四组词,就为全文的“至情”打上了人文主义的底色。杜丽娘的惆怅的颜色是艳丽的,是热闹的,唯其如此,方凸显出她内心极度的无聊和对情的浓烈的渴望。
其实由这两句人是可以想到很多很多的,比如你会发现当自己心烦意乱时会像杜丽娘一样明明别人看起来不是事儿的事儿,自己都会觉得特别受不了,看着不顺眼极了,这是人情感的外化,是将客观之物着己之色。
为什么推荐各位同学了解昆曲?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日本人有能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德国人有古典音乐,他们对自己民族这种“雅乐”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昆曲。”白先勇先生这样回答。
昆曲美在哪里?
“昆曲无他,得一美字:唱腔美、身段美、词藻美,集音乐、舞蹈及文学之美于一身,经过四百多年,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早已达到化境,成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一种形式。”
你可以不热爱昆曲,但至少应当对它有所了解,有所欣赏,美好的东西,值得多花一点时间,不是吗?艺术的东西,总有一定的相通性,歌剧也好,芭蕾也好,流行音乐也好,鉴赏诗歌也好,昆曲也好,都会给人美感,让人激动,试着过一下精神生活吧,你会发现再枯燥的生活都会因为记忆里有它们而鲜活。
不信你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放出意大利女声歌剧的那一幕:歌声响起,所有的罪犯仰头,静静听,没人知道这些声音是否拨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但你从他们停止的动作上可以看出,他们在享受,享受这片刻的安静和心灵的自由,在忘记,忘记以前犯过的罪行和目下所受的惩戒。
人,在与真正的艺术相伴时,永远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