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经济圈:新起势,胶东五市握指成拳共襄一体化!
在北京,看到“胶东经济圈”。
新发展格局下,胶东经济圈如何发挥“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双节点”作用?如何抢抓RCEP战略机遇,昂起“黄河战略”龙头,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胶东五市如何加快构建合作机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城市群、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从规划思路到交通一体化方案研究,从1000亿元规模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到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大数据、交通、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联盟等一体化合作协议签署……
昨日下午,北京中国大饭店,以“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长极”为主题,由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拉开帷幕,国家有关部委、胶东五市、省有关部门、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一起交流碰撞胶东经济圈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走势。
潮涌胶东,一个崭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中国北方加速崛起。
遇见——
国家战略赋能下的胶东担当
空间,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群、经济圈所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合力”更是不可估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城市群、都市圈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空间载体。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为城市群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在发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
瞭望远方,我们不难发现“样本”——
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引领,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正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将其作为八大发展战略之一。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牵头起草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今年1月3日,山东省政府《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出炉,提出要加快胶东经济圈五市一体化发展,构建合作机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建设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协同联动、一体崛起,对胶东经济圈来说,既是重大责任,也是重大机遇。
底气——
3万亿经济体量下的强势突围
打造新的增长极,胶东经济圈具备独特的禀赋。
在山东“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新格局中,胶东经济圈实力最强,而且各个城市发展较为均衡,最有可能在不断崛起的城市群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如今的胶东经济圈,坐落着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在5.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200多万人口在这里工作生活,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从2019年统计数据占全省比重看,胶东五市人口占31.6%,生产总值占42.2%,对外贸易占64%,利用外资占67.3%,财政收入占43.3%。在沿黄九省区中,胶东五市GDP占比超过12%,货物进出口总额占比超过33%。
胶东经济圈地处中国对日韩开放的最前沿,是海上丝绸之路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交汇的关键区域,也是沿黄省份和上合组织国家主要经济出海口,是山东半岛乃至中国北方地区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叠加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韩自由贸易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等多个国家战略。
“胶东五市自然禀赋优势明显,在促进山东乃至畅通国内大循环,放大对外开放优势,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先进技术、优秀要素资源,和拓展国际和国内市场的联通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郭兰峰说。
产业,是胶东经济圈崛起的底气。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到如今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胶东经济圈年工业产值过4万亿元、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过5万亿元,汽车、轨道交通、石化、家电、机械等10余个千亿级产业链引领经济发展,诞生了海尔、海信、万华、中集、潍柴、歌尔、威高、日钢等一批领跑全球的大企业。
硬联通日益完备。与日韩隔海相望,西引黄河流域,南连长三角,北接京津冀,胶东经济圈拥有世界级港口群,300条航线通达全球,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以4F级的胶东国际机场为核心,打造面向日韩的国际枢纽空港,是国内日韩航线最密集的区域。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3000多公里的“仙境海岸”享誉中外、令人神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胶东经济圈宜居宜游,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
无论是经济体量、区位优势还是战略价值,胶东经济圈都具备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潜质。
潮起——
7大领域加速一体化进程
今年5月7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召开。提出要站在全国、全省的发展大局中找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打造成为中国新的增长极、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支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中国北方的创新高地、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这标志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5月,五市签署《推进胶东经济圈文化和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合作联盟正式成立。这也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全面启动以来五市共同签署的第一份合作框架协议,胶东经济圈结构更加牢固。
6月,“胶东经济圈体育协同发展联盟“成立。
7月,“胶东经济圈工业设计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同月,烟台颁出首张省内跨区域营业执照,成为政务服务实现跨区域审批的创新性探索……
目前,五市文旅、行政审批、教育、科技等有关部门已牵头成立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养老服务、医疗保障、创新创业等17个联盟,签署金融、行政服务审批、应急、法制一体化等20个合作协议。此外,五市财政、自然规划、税务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文旅、体育、金融等部门建立常态互动机制,打破制度壁垒,推动资源要素加速自由便利流动。
交通更加通达快捷,产业逐步协同共进,开放不断深化扩展,生活愈发便利共享,环境启动共保联治……我们欣喜地看到,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资源配置等领域,高水平高质量全面起势。
值得关注的是,推介大会上,五市及有关各方集中签署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胶东经济圈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大数据、交通、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联盟等一体化合作协议。
合力在进一步凝聚——
五市财政部门联合山东高速集团共同发起设立1000亿元规模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基金聚焦胶东经济圈基础设施、城市升级改造等领域项目建设,全面推进胶东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速培育胶东经济圈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胶东半岛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一体化为例,五市将建立轮值制度,通过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进区域信用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在信用信息共享、联合奖惩互动、服务机构共育共管、信用激励互认等方面深化合作,不断提升区域内守信主体获得感,形成“一市失信、五市受限”的联运机制,推动“信用胶东”建设再上新台阶。
从交通一体化来看,五市共同致力于打造机制健全完善、要素高效流动、全域辐射带动的交通一体化发展共同体,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交通运输联合执法等方面协作,构建设施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合作、服务共享共赢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当好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官”。
从大数据一体化来看,五市将围绕数据治理、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等方面,协同开展大数据标准化体系研究,建立数据高效共享机制,支撑胶东五市政务业务协同,加快推进高频电子证照在区域一体化政务服务、特定监管执法、社会化生活领域的互认应用,共同开放应用场景,鼓励“产学研用”,各方联合建设创新应用实验室、场景应用实验室,以应用带动创新,共同探索培育胶东经济圈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在胶东经济圈有序流动、高效利用。
融入——
一体化赛道上的“烟台速度”
烟台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赛道上,一直有着自己的速度与激情。
2月25日,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印发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将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能源协同保障水平、统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25项主要任务,分别明确市级牵头部门,推动各项任务率先突破、走在前列。随后,市发展改革委又将2020年重点推动工作制成工作汇编,对主要任务进行再细化,确定了跨市合作实施的50个合作事项和烟台市独立推进的54个事项。
可以说,烟台已从产业、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全方位互动耦合、产生乘数效应方面,探索着可协同、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5月14日,市委书记张术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率烟台党政代表团赴青岛市,对接协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有关事宜。筛选出17项对接青岛的重要合作事项,签约两市《合作备忘录》,标志着青烟两市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框架下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这其中,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海洋领域、文化旅游、战略新兴产业、重大发展战略等方面合作。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交通互联互通是基础——烟台筛选谋划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打造“四网融合”、五市快速直达的轨道交通网,建设市县直达、快速便捷的高(快)速公路网,加快构建外联内通的综合运输通道,解决困扰五市交通一体化的难题,推动地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文莱高速已于9月通车,潍烟高铁蓬莱段全线进入主体工程施工,莱荣高铁正式拉开项目建设序幕,潍莱高铁正式通车。此外,加快推动青岛地铁11号线延伸至莱阳和海阳、青岛地铁17号线延伸至莱阳、青岛至莱州等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在青烟率先打造“轨道上的经济圈”。
路网、海港、空港建设,齐头并进——烟台正谋划布局新干线、打通断头路,推动烟台东部金山湾片区与威海融合发展,共建莱阳莱西产业合作园实现联动发展,建设胶东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烟台国际机场二期已开工建设、加快烟台港西港区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烟台港、蓬莱机场在全省和胶东经济圈的大格局下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海空港、产港城一体化发展。
文化旅游合作,一站式品鉴胶东魅力——烟台围绕推动建立胶东旅游一体化发展合作联盟,对内加强五市间旅游促销,对外整合五市文化旅游资源,实施景区联动、一体营销。当前,烟台正重点加快推动养马岛提升改造、生态长岛品牌推介、蓬长旅游一体化等景区升级发展,推进海上世界、芝罘仙境以及乡村旅游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打造滨海旅游黄金海岸带。
“胶东五市山海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一体化发展基因一脉相承。前期的合作,烟台与兄弟城市在互联互通、产业衔接、联防联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推介会上,市委书记张术平表示,面向未来,烟台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共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度对接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携手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如何共享发展新机遇?
——胶东经济圈产业基础良好、优势明显、互补性强,正在按照“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的思路,共同打造中国北方产业发展高地。烟台将发挥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势,共建胶东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圈。
——胶东经济圈正在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的机遇,全方位拓展国内国际开放合作空间。烟台对内将借势山东港口机场整合、高铁网络建设,以大莱龙铁路串联胶东半岛北部10多个港口、打通黄河流域9省货物出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潍烟高铁、莱荣高铁东西高铁走廊和青烟南北轨道交通,形成互联互通“轨道上的经济圈”;对外将依托中韩、中日产业园等特色园区,积极参与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化与东盟开放合作,共同拓展“一带一路”。
——胶东经济圈也是胶东文化圈、旅游圈,海岸线占全国的近1/6,拥有相似的碧海蓝天、金沙银滩等自然景观,相近的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开埠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正在实施一体化运营,整体打造山东文旅新高地,共同建设胶东半岛仙境海岸。烟台将整体推进养马岛至三山岛200公里滨海旅游景区的提升,沿海岸线布局建设承载历史文脉的芝罘仙境、海上世界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国内一流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未来——
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高点占位擘画新蓝图,快马加鞭开启新征程。铺陈在胶东经济圈面前的,是协同共赢的广阔未来。
推介会上,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所所长邵光平发布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思路》。
“基于胶东经济圈经济发展基础和资源生态现状,我们提出打造国际海洋创新中心、中国经济新增长极、黄河流域开放门户三大战略定位。” 邵光平说。
胶东经济圈各类海洋高端人才、涉海高端平台位居全国、全球前列,随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院士港等高端平台加快集聚,打造国际海洋创新中心,胶东经济圈蓄势待发。
胶东经济圈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经济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枢纽,具备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胶东经济圈是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是东联日韩、西接亚欧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东方桥头堡,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有利于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当先锋、作示范。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交通互联互通是基础。按照胶东经济圈“一体发展、交通先行”的思路,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在会上发布的《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方案研究》,为交通一体化指明方向。
“打造‘陆海空天地’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高速铁路‘半岛环’和高等级公路‘一张网’,形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胶东‘1小时经济圈’。”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贻武说。
胶东经济圈的崛起,带来的将不仅是山东半岛城市现代化群产业体系和生态风貌的刷新,更是中国昂首拥抱世界的坚定步伐。
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长极,胶东一体化,未来已来。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自删!胶东五市协同发展,共筑美好家园——魅力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