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菡
阿盛是我在简书上结识的一个朋友,初识于我的那篇《现在的我,没有故事也没有酒》,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苍白而无力,不善交际,不喜喧闹,没有波澜,没有故事,只是略有回忆,但也乏善可陈,而阿盛不同,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有酒,有倾诉的欲望,于是,我便成了那个听故事的人,而我答应他,听完以后,要把他的故事写下来!
各种事情的堆杂,造成了长时间的拖拉,答应他的一直未能做到,令我一直心有歉疚,就好像背了债,一直未能还清,久而久之,拖成心口的顽石,虽不至傾压至倒,却也沉重抑氧。拖着拖着,便到了今日,浮躁许久的心突然静了下来,蓦地有了写字的欲望,我想,该是到了我还债的时候了!
翻看阿盛的朋友圈,有一条是这样写着的:“老爸说得很对,人生的前三十年里穷人家的孩子活的都很累。”事实确实如此,虽然如今的社会一直在主张平等,提倡公平,但也只是美好的愿景而已,于如今而言,显得多少有些不合实际。事实的情况是,无论如今的社会怎样提倡平等,就目前而言,都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由于资本,地域等的多方面差异,人们自生下来起,便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每个人站在不同距离的起跑线上,却要奔赴同样的终点,更惶论他们各自所搭载的行路工具了!还记得曾经看过的一副漫画,两个孩子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做着相同的起跑姿势,不同的是,富人家的孩子是在父母开的小跑车的车顶上预备起跑,而穷人家的孩子是在地上,预备起跑的同时,身后还拉着一辆板车,上面坐着是他年迈的父母,其胜负快慢,一眼明然,当然,也不排除出现与龟兔赛跑相似的结果,但需要的便是三十年如乌龟般坚持不懈的苦和累。
还记得前不久热播的《欢乐颂》吗?它之所以热播,与其所反映的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社会现状的问题暗合中国民众心理不无关系,它通过五个不同女孩来作为各个阶层的不同代表,并渲之以现实生活存在的典型事例,以此契合观众心理,从而获得观众心理认同感。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出,阶层之间,那条看不清摸不到的线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尽管无体无形,却泾渭分明,当然,所谓的阶层在目前也不是完全固化的,也存在着一定的流通性,只是不能如樊胜美所想象的那般一蹴而就,由社会底端一下窜到金字塔的顶端罢了!尽管社会阶层流通减缓,呈现日益固化状态,但我们都不可否认,相对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在的阶层而言,通过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是可以在日积月累中拔高一个层次的,也许不是突破,但提高是必然的,一如樊胜美,由赤贫的小镇底层成为大城市的中下阶层;一如邱莹莹,由小城市的中下阶层成为大城市的中下阶层,当然人生的这些突破和改变,需要的并不仅仅这些,除了人生前三十年的苦和累,也许,还需要把握社会形势的果敢敏捷,还需要时运!
很多人都希望成为曲筱绡般的富二代,再不济也如关雎尔般的中产阶级,但事实上这个世界更多的只是如樊胜美,邱莹莹之类的穷二代,他们有着突破本身固有阶层的强烈愿望,但无论他们的人生最后走向何方,总有一段是相似的,那就是人生前三十年所受到的不同程度的苦和累!
人生的前三十年,穷人家的孩子都活得很累,你的人生前三十年,累吗?
PS:这篇关于阿盛的故事似乎着墨不多,更多的是由他的朋友圈的一则动态所引发的一些思考,下一期【简友故事】,我们一起走进阿盛,还有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