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冬来,寒风料峭,当人们还沉浸在那秋天的夕阳之中时,初冬已悄然来到。11月9日,滑县小学课改核心校第一小组"别样的风格,同样的精彩的教材解读比赛,在英民小学正德礼堂举行。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强调我们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怎样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走进教材,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内涵,让我们的课堂魅力无限。参赛的八位老师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对教材作了精彩解读。
枣村乡南屯小学的魏玲老师,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或取舍,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釆用多元化的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相信她的教学效果一走会很好。
小铺乡大武庄小学的刘晓飞老师的教材解读,稳重而清晰,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即由“文本”提升到“文学”,再到“文化”的层面,而最终又要回归到“儿童本位”,指向“课堂教学”,说到内容整合,刘老师很好地落实了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语文学习目标,真正为儿童的母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间房乡第一完小的史利娜老师,先从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课程目标的变化进行解说,再结合自己教学的实例,对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创新性、使用性进行解说,从中找到自我的影子,并创造出新的自我,关注最优化的教材价值,使我们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枣村乡徐营小学的张志兰老师,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修改,完善,丰富教材的内涵,使教材解读具有应有的高度,厚度,深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提高,娓娓道来,让在座的我们受益匪浅。
来自产业集聚区英民小学的赵利娜老师,以″做读书的种子"的主标题拉来了教材解读的帷幕,赵老师另辟蹊径,从教材做法,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教材解读,从选文的特点上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可见她对教材研究的深,吃的透。说起本组教师和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是侃侃而谈。新颖的板书更让与会者眼前一亮,哇!原来教材解读也可以有板书啊?!
八里营乡八里营小学的焦利杰老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分析学生的特点,判断学生学习教材时可能遇到的情况,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教学资源补充相关信息,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让我们在教材解读这一领域又有了新的认识。
教材分析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来自四间房乡第一完小的李朝玲老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教学中把数学把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教材解读,让我们看到了她在教育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更看到了他在专业路上的成长和收获。
来自产业集聚区英民小学的邵传红老师站在课标的高度,聚焦表达,聚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从课标和教材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整合,结合自己使用教材的体会与教学经验进行了阐述,详解了本册教材应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等方面的问题,做了精彩的解读,令人叹服。
常言说:“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相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锤炼下,教研智慧的火花将熠熠生辉,在不断反思中完善,在努力完善中创新,在同伴互助中收获精彩,打造出更多的魅力课堂,绽放出更绚丽的教研之花。教材是简约的,人的思想是丰富的,思想有多远,我们教师就能走多远,研读教材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践行见远,让教材真正成为教师再创造的平台。让我们一路走过,一路收获。期待这一次的教材解读活动,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换来"万紫千红满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