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那天,在报社做编辑的闺蜜带她参加一个圈子里的聚会,于是见到了他,那个传说中辞了公职靠码字吃饭的男人。闺蜜显然已经与他很熟,聚会散后邀他一同走路回家。他应允了。
路上,他一改聚会时的沉默,意兴盎然,妙语横生,三个人相谈甚欢。这时路边小摊有老农挑来新鲜樱桃,小而饱满的果子泛着红宝石似的诱人光泽。她眼睛一亮,禁不住放慢了脚步,没等她反应过来,他已买下老农篮中的樱桃,不由分说地递到她手里,惹得闺蜜在一旁笑骂他“重色轻友”。
接下来的情节很俗套,一个单身才子,一个恨嫁文青,又有热心的闺蜜在中间撮合着,一来二去,很快便有了故事。
那时的他,没有工作,没有稳定收入,就连栖身的地方,也是租来的老式筒子楼。这般境况下的他,自是给不了她更多物质上的满足,但他会每天买来最新鲜的樱桃,和她一起动手制作可口的樱桃酒。本不过是个寻常物,但清贫的日子里,那一颗颗红樱桃,却因着爱,被赋予了一种特别的味道。
起初,她很享受这种生活,因“爱君笔底有烟霞”,便觉得有情饮水饱。可时间久了,她无法淡定了——身边那些俗世生活里的幸福范本,常常会刺痛到她。而他,本就是极为敏感的男子,岂会看不出她内心的变化?愧疚与苦闷之余,他的性情一天天变得暴躁。
于是开始有了争吵,吵过又和好,如此反反复复了好几回,她终于生出了离心。
最后一次,记不清什么原因,俩人吵得很厉害,后来竟动起了手。桌上那一盘洗净的樱桃,被打翻在地,殷红的果汁溅了一地,像离人心底淌出的血。
她就那样踩着一地的樱桃汁,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他。
再相见,是六年后。她倚在沙发上玩手机,文友在朋友圈晒出的照片吸引了她:小聚樱桃山庄。她一张张点开来看,点到最后一张时,不由呆住了——樱桃树下这个仰首远眺的男人,可不是他?!
她急急地打文友的电话去问,果然是他。
如今的他,已是一个风头正劲的畅销书作家,好几部长篇小说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几年前,他在远郊买下一块地,建了古式的小木屋,四周栽满了樱桃树,打造成令人称羡的“樱桃山庄”。那些照片,就是文友应邀前去采风时拍下的。
樱桃,樱桃山庄,这些字眼如一记闪电,将往日的种种从倒置的时空唤了出来。旧情,像一团黑炭下隐藏的暗火,幽幽地往上蹿。
纠结了很久,她决定去见他一面。
于是盛装而去。她的心里,是揣了某种期待的。而当她走进樱桃山庄,就垮了下来——他的身边,已然有了一个女人,在这个长发轻挽,素衣布衫的女人面前,她的盛装成了陪衬。
对她的不请自来,他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意外,似乎早有预料。女主人一脸温婉,很殷勤地招呼她落座,沏好茶,又端来新摘的樱桃,才笑吟吟地进了厨房。
久别重逢,却全无想象中的激动,两个人就那样赫然而坐,一时无言。空气里有樱桃的甜香飘来荡去,冲淡了这份难堪的静默,他终于先开了口:“这樱桃不错,你尝尝。”
她迟疑片刻,拈起一颗红得发亮的樱桃,果真很甜,只是没有了记忆里的那种味道。
“这些樱桃树,费了不少心力吧?”她抬眼望望外面的樱桃园,努力寻找话题。
“是。老话不是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吗?”他答。 停顿了一下,他又说:“用心栽培,还必须守得住……樱桃需要好久才能结出果实呢……”
他语气淡淡的,听不出任何情绪,她却不觉红了脸,讷讷地不再说话。没等女主人的晚餐端上,她便匆匆道了再见,落荒而逃。
想象中旧情复炽的戏码,没有开演便已落幕。
当爱情在风雨中飘摇时,她没能挺住,舍他而去。如今想要回头,她知道已不能够--—这满园的红樱桃,年年岁岁,只会属于那个和他一起走过风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