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孙悟空和二郎神谁更厉害”“孙悟空怎么不一个筋斗把唐僧背到灵山”……这两日,孩子忽然对《西游记》感兴趣,每天自己看不说,还拿出十万个为什么的劲头,想从我这里得到答案。
一谈起《西游记》,儿时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小时候没有看过整部书,而是一本本的小儿书。究竟看过多少种版本根本不知道,只知道借到哪本,不管是哪一集,都会一口气看完。那时觉得孙悟空真厉害,“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火眼金睛”,让人心生相往,想像着自己就是那腾云驾雾的人儿。
待到86版电视剧《西游记》播放时,就觉得完全满足了想象。虽然电视剧没有绚丽的特效,但耐人寻味,妙趣横生。根本数不清先后看了多少遍,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寒暑假期,必定陪着孩子一起温习,以至于剧里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对白,都深深的烙在脑海里。可即便如此,每当熟悉的片头曲响起时,依然按捺不住想要重温的心。
对于孩子的问题,有很多自己也说不清。比如,为什么孙悟空要每天去很远的地方化斋,甚至连口水也要用紫砂钵端给唐僧喝,随便到哪个神仙处打点秋风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战无不胜,若非如来佛祖出手相援,整个天庭直面“亡国”的危险,但在取经途中,当年的手下败将以及败将的跟班坐骑都成了高手,不是让大圣无计可施,就是要由各路神仙帮忙,让人感觉这是吴承恩写书的漏洞。
前一个问题,有人说是只有唐僧用肉体凡胎去丈量行程,方显出心诚,可以接受。后一个问题复杂些,说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碰到的,全是给玉皇大帝打临时工的,岀力却不玩命,而取经途中遇到的都是自己辛苦出来创业的,当然要玩命了,但我依然觉得这种解释不合理,试想如果孙悟空真将天庭给灭了,那些神仙们该何去何从?难不成自个儿占山为王?那岂不跟妖没什么两样了?
虽然每个人的理解并不一样,但不可否认,《西游记》对世间、人性、善恶、因果的讨论不是说教,而是通过故事让观者自己去领会,这应该就是一部经典的灵魂所在吧。
所以,无论时间怎样变迁,《西游记》对国人而言,都如同一杯陈年佳酿,愈久远愈醇浓!对我更是如此,那里满载着儿时的记忆和陪孩子成长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