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企业除了开拓内需,还有一个方向是走出去,做的比较好的除了华为、中兴等公司,小米,传音,OV都在海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企业要走出去,从什么市场开始,用什么产品组合去开拓市场,基本思路是去先从市场潜力大,竞争没那么激烈,法制相对健全的市场开始。开拓是一个新的市场,不论市场潜力大小,耗费的经历,团队组建,开拓销售渠道,获得政府相关批文,其实区别并不大,相当去前期的固定投入,所以选择市场的时候自然要选择市场潜力比较大的,前期的固定投入才值得,对于2C市场,市场潜力的关键因素就是人口和人口的消费能力,间接一点的就是人均收入,或者人均GDP。竞争环境,如果一个市场已经有很多玩家在激烈竞争,尽管市场潜力可能很大,但是由于竞争激烈,前期市场推广等费用也会很大,就要考虑是不是值得,有没有其他曲线救国的方法。还有就是法制健全情况,欧美等法制很健全的市场,其实市场格局也很稳定,比较难接纳新的品牌和产品,另一方面,法制不太健全的市场一般经济发展条件没那么好,政治风险相对较大,可能有一些暗强操作,不太公平公正的市场行为,这样对于外来品牌与本地品牌相比是不利的,这个因素有利有弊机会与挑战并存。总而言之,市场潜力是比较透明,容易比较的,后两个因素则要case by case单独分析,在选择海外市场的时候,可以根据第一个因素先选出前几大市场,再针对这几个市场分析竞争环境和政治因素。PEST分析基本可以cover。
对市场机会的分析主要包括2个方面,市场潜力和进入的难度。市场潜力的决定因素包括人口,人均消费能力(人均GDP,更准确的应该用人均GNP衡量,但是两者一般差异不大,人均GNP的数据没有全面的)。市场进入难度指一个企业要进入一个新的国家、地区市场的难易程度,正好福布斯有全球最佳商业国家和地区排名,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法制比较健全的排名比较靠前。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找到市场潜力大,而且比较容易开展商业的国家。
先来看看人均收入多少对应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按区域划分的话,这43个国家主要来自欧洲,拉丁美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
简单按照收入水平和人口划分可能会漏掉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大市场,所以把人口上亿,GNI还不到4000美元的国家也列出来作为备份,又有7个国家,基本都是快速发展中的亚洲国家,包括有13亿人口的印度,这也是很多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优先选择。加上前面的43个国家,一共有50个国家,包括了59亿人口。
考虑社会文化因素,某些地区的某些国家的文化、语言、地理条件比较相似,尽管单个国家的潜力可能不大,但是一个地区的多个国家市场有很高的共通性,几个国家的用户消费习惯比较相似,也可以组成一个比较大的市场,如欧洲、中东、北非、南亚等。
总之,潜在市场考察要以市场潜力和进入市场容易程度做指导,还要结合社会文化属性灵活掌握。
另外还有一种思路是跟随先行者的脚步,先考察海外市场开发比较好的公司,如华为、中兴、OV等,看看他们在哪些国家布局,自己是否适合进入这些市场,自己进入有哪些优缺点。这种跟随策略还有一个好处是中国企业在当地已经树立了一定的中国品牌形象,对于新进的中国品牌也有较好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