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子祎 彭婧琦)青石板路上,朱红色的漆描出侗族别具一格的民族语:“宁之差拜胜”(年轻人去打工)、“骂言舅”(到我家)、费立纳(麻烦你)等等,一笔一划,饱蘸深情。沿着这条侗话铺就的小路,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三下乡侗话调研团进一步走进皇都侗文化村——一块宁静淳朴而不失内涵的净土。
调研团队在当地居民口中了解到村中有一条侗话长廊,长廊的青石砖上刻下的是侗话的普通话读音及其汉语意义,来往的游客可以通过侗话长廊学习简单的侗话。“侗话长廊承载着我们对侗话的感情,提醒着我们勿忘本心。”本地居民欧阿姨这样说道。
在对居民与游客的走访过程中,一位年近古稀的爷爷引起了调研团的注意。爷爷因曾经下乡扶贫而与皇都文化村结缘,他本是汉族人却自学侗话,仅仅一年就熟练如当地人。据他介绍:“现在仍然有许多年轻的侗话爱好者,他们会来文化村学习侗话。”皇都侗文化村是以展现侗族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旅游文化景点,文化村的建设使这座山美水美的小城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也使得侗话为更多人所了解,旅游经济无疑是推动侗族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皇都侗文化村建设之前,年轻人大多会选择外出务工。而这会导致侗语缺少年轻血液进行传播,出现侗话传播断层现象。”在湖南侗锦博物馆工作的杨梦思女士对“皇都侗文化村对于侗话传播的影响这一问题这样说道,“侗文化村的建设,让我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同时我的孩子也可以在使用侗话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侗话。”侗文化村的发展使得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减少,进而促进了侗话的传播。
皇都侗文化村的建设使得该地旅游经济得到发展,物质生活的满足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把关注点放在文化生活上,这为侗话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经济支撑,侗话传播就会有推动力;有宣传,侗话就会走的更远。